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崔菁菁张静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64例行手术治疗,伴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2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82例为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失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控制了失眠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睡眠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科;睡眠障碍,预见性护理

妇科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但术后,由于患者对病情、手术方式及预后等情况缺少了解与认识,导致其极易出现睡眠障碍[1]。睡眠障碍作为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制约着其机体修复与生理功能康复。为了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了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了164例术后伴有睡眠障碍患者,最小18岁,最大66岁,平均(38.3±3.2)岁,手术类型:卵巢囊肿手术50例、剖宫产手术55例、宫外孕手术33例、子宫肌瘤手术26例,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选择妇科手术治疗;②入院前睡眠正常;③无语言交流障碍;④无精神疾病者;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检查、各项生命体征观察、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疏导

妇科手术患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对诊治缺少了解,对预后过于担心与忧虑,使其极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在此类情绪的作用下,患者常出现难以入睡或睡眠持续困难等问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逐渐构建良好的、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心理疏导,对患者给予关怀、鼓励与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在入院检查后,向患者讲解疾病、手术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内容,以此缓解其不良心理。

1.2.2疼痛护理

疼痛属于机体保护反应,在妇科手术后,患者受主观因素或较差耐受性的影响,增加了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为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高度关注疼痛护理,通过系统的疼痛评估,制定及时的、有效的控制方案。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明确疼痛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等,同时要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以此减轻切口的张力,并且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如:导管护理、正确咳嗽与病房巡视等。

1.2.3睡眠环境

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成因之一为环境,如:住院环境、病床清洁、温度与湿度情况、人员交谈等,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情况,以此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通过及时的清洁与通风,保证病床的整洁与房间的清新。同时,医院应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尽量减少影响睡眠的护理操作,白天应鼓励患者行主动、被动活动与锻炼,在夜间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安静的睡眠环境。

1.3疗效判定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最高21分、最低0分,分数越高便是睡眠质量越好。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患者的失眠率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失眠发生情况

研究组的失眠发生率为12.20%(10/82),其中入睡困难6例、睡眠持续困难4例,对照组为54.88%(45/82),其中入睡困难20例、睡眠持续困难15例、早醒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睡眠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

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与量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而言,其睡眠障碍症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通常情况下,患者受生理、心理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睡眠状态发生了改变,此时制约着患者机体的恢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病情加重,进而延长住院时间。

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可知,疼痛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如:产后宫缩痛、膀胱牵拉痛、腰背酸痛、肠蠕动痛、静脉穿刺点痛等,同时与手术不规范操作、术后组织水肿及切口未愈合等均有一定联系[3]。高质量的睡眠具有一定的恢复性功效,不仅利于患者伤口愈合,还能够改善其生理功能。为了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分析出现睡眠障碍的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本组探讨了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预见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心理疏导、疼痛护理与病房管理等工作,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了其疼痛感觉,保证了环境的舒适与安静,在此基础上,患者的失眠率大幅度降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有所缩短。

综上所述,妇科手术患者行预见性护理,降低了睡眠障碍症的影响,保证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利于其早日康复,因此,自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戴玉芬.67例产后出血和睡眠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及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1):115.

[2]杨妮.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64-65.

[3]李慧英.预见性护理对提高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2(6):223-224.

作者简介:崔菁菁,女,1983年10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