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教育研究——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7种社火为研究对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3

体育文化教育研究——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7种社火为研究对象

于奎龙

于奎龙YuKuilong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

(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Baoji721013,China)

摘要: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7种社火为研究对象,分析陕西社火溯源、内容形式,挖掘其具有的健身性、教育性、娱天、娱人、娱神等特征,探索社火蕴含的体育文化内涵。

Abstract:Takingsevenkindsof"Shehuo"inthelist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Shaanxi,theoriginandcontentformatof"Shehuo"inShaanxiwere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ofbodybuilding,edutainment,joyingheaven,peopleandgodwhich"Shehuo"haswasexcavated.Theconnotationofsportsculturewhich"Shehuo"containswasexplored.

关键词:社火;健身性;非物质文化;意向性

Keywords:"Shehuo";bodybuilding;nonmaterialculture;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204-02

0引言

陕西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声势最为浩大。在陕西省非物质第一、二批项目中有7种社火入选,通过透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1社火简介

社火是一种类似于彩装(戏装)游行杂耍的民俗活动,一般在春节正月,特别是元宵节期间举行,借助于戏曲化妆等表现手段以及彩车、旗鼓等道具,实行游行队伍式的表演。社火活动往往带有对脸谱、锣鼓、戏曲、杂耍等民间习俗的广泛传播。[1]民间社火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主要出现在春节、庙会、祈雨、庆典等节庆与隆重场合。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民间社火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丰富,形成了一种民俗活动,一种文化,它以表演活动为载体,体现着意向性以及阐释者一些社会的功能。

2社火的溯源

2.1祭祀活动对于社火的来源,一般人看来它肯定和祭社活动有关,因为,社火中就包含了一个“社”字。社是土地神,《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2]。古代社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仅仅是指土地神,但从广义上说,则包含有非常庞杂的内容,既包括对土地神的祭祀,也包含有对四方、山川、湖泊等大地上各种神的祭祀。社的概念有时仅指祭祀土地神,有时又是社稷的简称[2]。祭祀社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祭社和祭稷。祭稷是祭祀谷神。祭社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祭祀金、木、水、火、土,祭祀后土只是其中之一。就祭祀土地神而言,古代祭祀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子和诸侯祭祀包括祭祀土地神在内的社稷活动,在社稷坛举行。第二类是天子和诸侯的以个人身份进行的祭社活动,在“籍田”举行。《礼记·祭义》:“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第三类是民间的祭社活动,也就是“民社”。《史记·孔子世家》:“楚昭公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社祭在民间原本是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可能也包括祭祀四方、祖先等内容,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祭祀土地神,以获得好收成[2]。

2.2古代的祭火活动社火中包含一个“火”字,可见社火与火有关,资料表明,对火的崇拜是世界性的,祭火活动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在中国民间,现在人们仍保留有大量祭火和火祭的遗俗,如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的火把节,藏族围绕火堆跳锅庄等。社火应该是由原来的民社和民间祭火活动[2]。社火在后来的发展中,接纳、吸收了其它社祭活动和其它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并将一些杂耍、傩舞的内容融入其中,以至于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式。

3陕西社火的内容与形式

3.1陕西社火的仪式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仪式属于行为文化,它总是由一个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中进行的,这就使其具有一定的展演性和公开性,与仪式的展演性相对应的则是规范性,这就意味着仪式本身包涵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程式。[3]人们往往认为这些仪式是对神灵顶礼膜拜的表现,是一种虔诚的体现,因而严格遵守,这些仪式在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人生仪礼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展现,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种种巫文化现象,这也折射出人民的精神追求,体现出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洋县悬台社火有着极特殊的游演形式。全凭人抬肩扛,一台5层的悬台要用48名青壮年抬。其方法是在配重的悬台底座上按社火行进方向在其中央顺长捆扎一根8米长短的木头(俗称牛杠),在底座两侧按相同尺寸亦各捆扎一根,然后在3根“牛杠”两端各捆扎“油杠”8根,仍以彩色土布缠裹和连结。悬台社火游演启动,有仪式,很讲究。仪式由当地社火会会首主持。一般程序是:主持人喊:“风调雨顺,抓杠”。此时48名抬者须做好准备,接着喊:“五谷丰登,上肩”。此时抬者将社火抬起,但须猫着腰,最后喊:“岁岁平安,起杠”。此时抬者方可直腰,挺胸,昂首。

3.2陕西社火的内容形式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7类社火有着繁杂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祭祀活动。如:拢州社火,社火出演前后祭祀神灵,社火前扮黑虎灵官开道,天官财神驱邪纳财求吉祥;第二类,舞蹈、杂技活动。如拢州社火中舞狮、舞龙、耍大头、古参军、杂耍、竹马、旱船、舞刀、舞棍、秧歌舞、腰鼓舞等;第三类,歌舞类:大多以戏剧故事为主,与古典戏剧紧密结合,如:耀州区历年扮演火亭子的传统节目有《麻姑献寿》、《魁星点状元》、《张飞古城会兄》等数十种。80年代新创作节目有《武松打虎》、《猪八戒吃西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协税高跷社火以传统古典剧目为内容的戏剧类,现存表演曲目148个,以民间传说故事为内容的,现存表演曲目10个。第四类,现代文化内容。芯子社火在历史发展中由早期的人抬逐渐演变成拖拉机或汽车载拉的形式。拢州社火的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演义,也有上古祭祀舞、傩舞,也有求吉庆、颂政通人和、宣传经济发展等内容。

4陕西社火体育文化特征

4.1健身性特征远古时期,人们在进行祭祀时,除了要进行祝词祷告、奉献牺牲活动外,还要举行敬神娱神的舞蹈活动。周代时,祭祀活动中的乐舞仪式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有韨舞、旄舞、皇舞、干舞、龠舞等等,在祭祀社稷时一般用韨舞。《周礼·地官·舞师》记载:“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2]陕西社火中不仅有竹马、旱船、火龙、地龙、体育活动,或包括有舞狮、舞龙、耍大头、古参军、杂耍、竹马、旱船、舞刀、舞棍、秧歌舞、腰鼓舞,社火在民间是围绕村子进行表演的,或者排成队伍浩浩荡荡到固定的场所进行表演,这些活动都要求人体的各部位必须作出恰当的动作,以表现出社火节目所包含的内容,因此,头部、腰部、上肢、下肢等身体各部位都要参与活动从而能够活动筋骨,达到健身的效果。

4.2娱天、娱神、娱人的娱乐性特征第一,娱天。陕西社火的最主要的功用之一就是娱天、祭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人间五谷丰登、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第二,娱神。古人祭祀社神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洋县悬台社火在游演前,社火会要备三牲去土地庙祭祀土神,乞求神灵保佑社火出游平安如意,并答谢土神为众生带来好年景。第三,娱人。社火主要是在春节前后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可以通过社火活动调节身心。社火参与人员广泛,村中老人、小孩不分年龄,不论职业,不分文化程度,只要热爱,均可参与,社火活动阵势宏大,品种繁多,色彩缤纷,鼓声震地,彩旗飞舞,队伍鳞次栉比,观者如潮,倾城欢悦,人们从社火嬉笑怒骂表演中获得心情的愉悦,把社火中人物、剧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丰富了人们的感情生活。

4.3仪式性功能仪式属于行为文化,它总是由一个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中进行的。这种通过身体运动行为进行除害消灾的巫术,可称为礼仪竞技。它不仅是一种奇特的游戏性身体活动,[7]洋县社火中扫五穷,就是扮成黑、红胡子灵官、毛女、土地、喜神、天官、孙悟空、哪咤等角色,在社火锣鼓声中游街串户,以象征性的清扫动作为宅第、家庭成员或店铺扫去晦气、邪气,带来吉祥。表演角色一般有八九人或10余人不等,锣鼓队有10余人演奏。表演时间为每年春节大年初五。

4.4教育性功能教育性因为在集体仪式背后,总是潜藏着所谓的“民间意识”。在民间社会的传统风俗活动中,也就渗透了传统的民间伦理教育[3]协税高跷社火以其“高、巧、奇、险、美、趣、斗”为显著特点,属高难动作的哑剧艺术,它的人物造型犹似一幕幕诙谐幽默、夸张生动的活漫画,有借古讽今、扬善惩恶、热闹喜庆、宣传教育之功效,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笑而观之、乐而思之、意味无穷。

5结语

陕西社火在发展过程中,社火的的娱神性日益淡化,而娱人性日渐增强,许多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活动形式逐渐演变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体现出健身性、教育性、巫术性及娱乐性等特征。在形式上与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间风俗风情、人文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时代特色、密不可分,表现出显明的综合性特征。在社火这个看似“平面”的文化形式中,实际融汇了诸多“立体”的文化因素。各文化因素的这也表明,民间文化艺术具有综合、融汇、多元的特点,同时可以看出,社火并非是一种封闭、保守、不变的文化形态,而是具有相当开放的文化吸纳性,任何时代的艺术形式,只要受到群众的喜爱,都可以纳入社火中进行表演。这反映了社火强大的文化生命力[4]。

参考文献:

[1]宁威.西府社火民俗传播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4):143-145.

[2]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4):117-121.

[3]李建宗.仪式与功能:文化人类学视野的陇中社火[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4):156-160.

[4]杨慧君.陕西民间社火的文化地层[J].艺术百家,2007,(8)43-44.

[5]宋清.关中民间社火的原生性[J].民间艺术,2008,(1):16-19.

[6]李红春.凤翔社火考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6):9-11.

[7]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17(1):1-5.

[8]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EB/OL].http://www.snwh.gov.cn/feiwuzhi/baoji/15/200711.

作者简介:于奎龙(1975-),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