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与周公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周公与周公精神

张红涛

关键词:周公历史地位周公精神DukeofZhouandDukeofZhouspirit

ZhangHongtao

Abstract:DukeofZhouwasChinaancienttimesrendersmeritoriousservice,setsupthemodelwhichGermany,committedtheideastopaper,wastheConfucianistthoughtlaysafoundation,wasancienttimesLuoriverYangchengbuilds.DukeofZhoudecidedtheninetripodsandthesystemritualinLuoyangmakesmusic,strengthenedLuoyangintheancienttimesChinaspolitics,theculturalcenterstatus.NowDukeofZhouis“loyalMr.”thepatrioticsymbol;ModelrulesanationwhichbyGermany;Industriouspoliticsforpeoplessymbol,systeminnovationmodel;Thenationalformidableunificationsymbol,thecultureprosper,thesocialharmonioussymbol.

Keywords:DukeofZhouHistoricalsituationDukeofZhouspirit

【中图分类号】F0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80-02

周公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是古代立功、立德、立言的典范,是西周洛阳城的营建者。周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

1.周公的历史功绩及历史地位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约卒于公元前1019年。早先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公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一生主要功绩集中在商周之际,在打天下和治天下两方面均有着巨大的贡献。概括地讲,周公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一是“辅翼武王”,克商灭殷;二是三年东征,平定“三监”;三是分封诸侯,以屏周室;四是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公元前1045年,武王灭商之后二年,武王病逝,传位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前后共计7年,这是周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基本上概括了摄政期间周公的历史功绩。

周公不仅是一位大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大思想家,他奠基了儒学,影响了孔子,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此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公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制礼作乐,是周公对中国文化的莫大贡献。所以,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1]礼乐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而周公是礼乐文化的最重要的创造者。礼乐文化直接孕育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则于西汉武帝时代一跃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如果我们把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史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两千多年),则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能够与孔子并称为圣人的,是周公。周、孔并称的时候,首先是周公称先圣,孔子称先师,周公高于孔子;后来则是周、孔平起平坐,周公称元圣,孔子称至圣,周公被封为文宪王,孔子被封为文宣王。[2]周公成为孔子心目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典范。春秋时期叔孙豹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在孔子之前的历史人物中,唯一称得上三不朽者,非周公莫属。

2.周公精神的内涵

周公不仅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洛阳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他的思想及行为已经凝聚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周公精神的内涵概括地讲就是以德治国,文明和谐,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具体地讲,这种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周公归政成王后,“恐成王壮,治有淫佚,乃作《多士》、《毋逸》”,告诫成王不要骄奢淫逸,要“敬畏天命,自度治民”,并用纣王的“不顾天及民之从也”来警示成王。

2.1周公是“忠君”爱国的象征。武王灭商后二年,武王有病,周公自以为质,愿自身代替武王死。武王死后,“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散布流言,认为“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衅周,……武王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成王年少时,有病,周公亲自祷告神灵,其策藏于府库之中。国中有人“譖周公”,周公畏惧流言逃到了楚国。后来成王打开府库,见到了周公的祷书,理解了周公的良苦用心,流下眼泪,遂把周公从楚国迎回。史载,周公“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

周公的摄政,成为天下美谈,后来封建社会的一些大臣以周公为楷模,有些成功,有些是别有用心。白居易《放言》诗云:“赠君一策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此诗既赞美了周公,又针砭了王莽,寓意深刻。

2.2周公是以德治国的典范。周公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的宗教观念,对商周之际的变革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商的灭亡,周的兴起都是天命,“天命糜常”,因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所以统治阶级不要贪图安逸,要“慎行”、“明罚”,按照“常典”和“正刑”来“治民”、“宁民”,“勿用非谋非彝”(《康诰》、《酒诰》),达到“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