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唐梅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唐梅芳

唐梅芳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急诊科4184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书写能力(59.14±8.65)分,复述能力(61.34±9.44)分,阅读能力(68.74±8.66)分,听理解能力(65.37±8.79)分;对照组干预后书写能力(44.37±5.03)分,复述能力(48.79±5.26)分,阅读能力(54.38±5.68)分,听理解能力(50.34±4.8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病一种,临床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特征,目前存活的患者近一半遗留有严重后遗症,研究显示40%左右脑梗死患者存在失语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1]。脑梗死导致语言障碍类型较多,尤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患者多数意识清晰,听力正常,但是以口语表达障碍最为突出,言语的交流障碍让患者陷入极度的痛苦,影响了身心健康与康复过程[2]。我院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合并有运动性失语症,意识清楚,可以配合检查和治疗。其中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0.34±3.8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0.88±3.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沟通方法干预,通过借助卡片、笔本等进行双向沟通交流。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语言康复训练,一是进行呼吸训练,患者一手放在腹部,练习使用鼻深呼吸后用嘴呼气,吸气3s屏气后呼气,逐渐延长屏气时间,练习时呼气摩擦音由弱渐强;二是开展唇舌练习,包括鼓腮、嗑瓜子等促进患者发音准确,训练患者唇张开、闭合、前突和缩回,同时练习舔唇、顶舌训练;三是开展音节训练,护士通过口形控制唇舌自助练习发音,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让患者通过镜子观察发音口形并纠正;四是开展语言练习,通过重点练习发单音,如“啊”、“哈”,然后联系简单绕口音并加快速度;四是进行阅读联系,通过视图、图片如人物、动物、食品等让患者看见图片并读出内容反复进行练习;五是语言练习同肢体康复同步进行,护理中尽可能灵活掌握,配合整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遵循的原则是尽早,由简至繁,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变化情况,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对患者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语言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定对比详见表1。

注:两组干预后语言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提高,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同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t=11.4337、8.9957、10.7403、11.5911,▲P=0.0000、0.0000、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脑梗死发生后颅内血管壁的病变会发生破裂或者形成溃疡,在睡眠、心衰等诱因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胆固醇容易沉积在内膜下层,引发了血管壁脂肪透明变性、纤维增生和动脉变硬,最终发展成为血栓,不断扩大后动脉管腔狭窄引发动脉完全闭塞,当闭塞部位发生在大脑语言中枢或者非语言中枢俊辉引发患者失语[3-4]。失语对患者生理与心理上均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超过偏瘫,研究显示积极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开展语言康复联系可以让受到抑制的神经通路被激活,有效的让患者语言功能进行重建。

我院对患者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重点进行了语言康复练习,前期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护士主动的了解失语患者生理需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针对失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和外界交流困难,护士要加强心理疏导,树立患者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让患者主动地配合语言康复护理,对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护士分阶段指导患者进行练习,如有规律使用儿童拼音磁带指导患者伸舌运动增强舌的灵活性,反复的发音练习激发患者声带活性,从发音练习到词、句训练,循序渐进,将听、说、动有序的结合起来,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语言运动中枢活性,达到能发音、说单词、连句以及日常用语的效果。研究显示早期开展语言护理干预措可以让受到抑制的神经通路被激活,发生再贯通,脑组织的血液循环随之增快,脑部的生物电活性增强,调动大脑皮层潜在的功能,发挥大脑皮层细胞发挥代偿性活动,促进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尽快恢复;此外在口腔发音肌肉运动防止舌、咽喉部位肌肉的萎缩,对已有的语言肌肉萎缩患者同样起到了明显的康复效果[5-6]。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崔友祥,王传尊,孔令军,等.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13,13(3):50-51.

[2]冯木兰,陈锦秀,林润,等.徵调音乐联合暗示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581-1584.

[3]张燕双,于泽萍,张咏莉,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81-783.

[4]侯文豪,常东红,杨春雪,等.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29-31.

[5]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

[6]刘威,张千,颜秋媚.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4(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