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中学会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在书香中学会写作

温小玲

温小玲

(江西省石城县第二小学,江西石城342700)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8-154-01

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能力差。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所有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语言积累,而小学生均不具备。因此确实很难写出好的作文。生活积累教师很难左右,而语言积累教师是有条件帮助学生达到的。在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读优秀的作文,积累词汇,学会组织语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砖瓦建不起高楼。一篇文章,是由词句组成的,这就好比盖房子的砖瓦,没有词汇写不成文章。因此,必须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起码的组织语言的能力。如何组合语言、用最确切的词汇、用最美妙的修辞,首先得从读范文开始。范文读得多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自然就强了。当进行写作时,好的词句、段落就能浮现在脑海里。比如,当学生要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时就会想到:“花容月貌、白里透红、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等词语;当描写人的动作时就会想到:“交头接耳、摇头晃脑、前俯后仰、埋头苦干”等词。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在写作时也能自如地用在作文当中。这样,作文的文采就出来了。

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好的积累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按自己知识的需要,摘抄优美语句和精要语段,收集积累知识,并适时背诵。然后再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随读随记随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长足的长进。

二、引导学生认真读例文,模仿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非常好的习作例文。在讲课时,除了教会学生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写作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如教学《生命生命》时,我让学生总结作者的写法,知道作者是通过“飞蛾求生、砖缝长瓜苗、倾听心跳”三件小事来展示生命的意义。学完课文之后,我布置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也通过几件小事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出来。结果有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也能从“婴儿饿哭”、“檐下努力生长的树”、“垂危病人愿望”、“残疾运动员拼搏赛场”等一些虽小但却典型的事件中写出对生命的感悟。从而让学生明白作文也不是很难写的。

很多好的作文书,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例文。我们在进行写作指导时,可以选择一些学习仿写,如其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等片断,让学生通过模仿来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学生尝试写作的甜头,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三、引导读课外书,丰富学生创作需要的知识和思想能力

要写出好的作文,仅有好的词句也不够,还要有大量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精力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也不可能亲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比如,一个作家由于情节的需要,须描写官场的种种丑态与黑暗,又或者须描写一个小偷的行窃过程,而作者既没有当过官,更没有做过小偷,他不可能去当几年官,做几个月小偷再写,但是他可以凭借知识,也就是间接经验去写好这些情节。而这些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读书。成年人、大作家尚且要不断学习,对生活经历少之又少的小学生来说,更有必要。书籍记录着人类的历史,记录着人类的探索与追求,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同时也记录了人性的美与善,恶与丑。“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可以使人快速获得大量知识。

郭沫若同志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的写作水平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阅读量小,知识面窄。现在,一般学校都有了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为他们准备了充实的“米”库。需要我们老师充分地利用起来。我利用每周一节的读书课,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指导学生阅读,然后写出读书笔记。由于书读得多了,思想能力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写出来的作文就有了中心,有了思想。

四、引导读文学名著,激发写作的兴趣与欲望

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首先在于读书能激发写作兴趣,使人产生写作的欲望。书展现给人的世界丰富多彩,书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知识和生活内容,因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联想乃至想象,使人受到启迪而触发写作欲望。一个人总是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欲望,才会拿起笔来进行写作。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哪个作家没有过一段如痴如醉的读书生活,也没有哪个作家不是终生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以读书为乐的。这些读书经历在他们的写作活动中不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往往成为他们拿起笔来进行写作的原动力。

著名作家冰心在《忆读书》一文中,是这样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她从七岁起就先后阅读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等传统小说。由于读得入情,读《三国演义》时“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她“抓到书就读,哪怕是一片字纸,也要看一看”。在这里,冰心虽没有谈到这些读书经历对她以后的写作有些什么具体的作用,但我们却不难从中体会到这些哭哭笑笑的读书岁月对她的深刻影响——如果没有这些醉心读书的日子,也许冰心就不是后来的作家冰心。许多成名的作家,尽管他们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都是惊人的一致,他们进入文学创作的大门并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博览群书。这就告诉我们,读书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读中国四大名著,甚至一些外国的名著,让学生感受名著魅力,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所以只要我们重视了学生的读书活动并加以正确的指导,让书香充溢学生的生活,他们的作文水平自然会得到较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