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古丽亚?居斯别克

古丽亚?居斯别克(新疆布尔津县人民医院836600)

【摘要】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SCL-90量表评分、CTSI评分、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CTSI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即护理满意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循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214-02

急性胰腺炎(SAP)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血和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特点,症状较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具有自限性,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症状较重者会出现胰腺出血坏死,病死率高,因此针对SAP的临床治疗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本文将循症护理干预应用于SAP治疗中,探讨循症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84例SAP患者,男50例,女34例,年龄在31-63岁之间,根据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CT、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84例患者均被确诊为SAP,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4例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9±2.2)岁,SAP诱发因素中过量饮酒10例,暴饮暴食4例,外伤7例,胆道疾病13例,感染3例,其他4例,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0.5±1.7)岁,SAP诱发因素中过量饮酒11例,暴饮暴食3例,外伤8例,胆道疾病12例,感染4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循症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体位、饮食、胃肠减压、心理、药物护理等,整个护理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如观察患者呕吐情况、体温、血压、呼吸及神志等变化情况,同时按照医嘱检测护理干预期间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在病情观察基础上,要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引起的疼痛,协助患者弯曲膝盖抵住胸部,同时按摩背部以缓解剧烈疼痛,患者要绝对禁食禁水,已达到胃肠减压缓解疼痛的目的,病情缓解后可按照流食、半流食、普食的顺序依次进食,以避免胰液反射性大量分泌,对于剧痛难以耐受患者可给予镇痛药或解痉药,同时介入必要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出院时教授患者胰腺炎疾病知识,及如何预防复发[1]。

1.3观察指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该量表从躯体化、情感、人际关系等9个方面评价测试对象心理状态,SCL-90量表积分0-4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差,采用CTSI量表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该量表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别积1-10分,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2];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及转诊,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心理健康状态、病情评分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3讨论

循症护理能对SAP的临床症状和病因有针对性进行干预,因此能减轻SAP患者疼痛、腹胀及不良心理状态,本文临床实验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循症护理干预在SAP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娟.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J].江苏医药,2011,37(17):2102-2103.

[2]张华虹,李晓霞,李冬英.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