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研究

/ 2

湿性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研究

潘沁心朱树昌付金龙冰李伟建谭志军章恩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分析湿性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干性换药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湿性再生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00.0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87.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换药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平均每个伤口换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1)。结论湿性再生技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患者治疗时间短,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湿性再生技术;糖尿病足溃疡;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wetregenerationtechnologyondiabeticfootulcer.MethodselectioninFebruary2015-February2016to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96patientswithdiabeticfootulcerastheresearchobject,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48cases,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traditionaldryingtreatmentmethod,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wetregenerationtechnology,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of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observationgroup100.00%ofthetotaleffectiveratewashigherthan87.50%inthecontrolgroup,twogroupsofdatadiffersignificantly(P<0.05),and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treatmenttimeintervalsignificantlylongerthanthecontrolgroup,theaveragewounddressingtimeandhospitalizationday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twogroupsofdatadiffersignificantly(P<0.01).Conclusionwetregenerationtechnologyhasachievedremarkableclinicaleffectintreatingdiabeticfootulcerpatients.

[Keywords]wetregenerationtechnology;Diabeticfootulcer;Thecurativeeffect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发生于糖尿病初期患者,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大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溃疡[1]。足趾压力负荷过高以及神经性足病为主要病因,患者以足部感染、化脓以及溃烂为主要临床症状[2]。该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患者需坚持治疗、控制饮食以及锻炼身体;同时患者足部神经和大血管的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溃烂、感染、骨髓炎以及坏死等现象,治疗难度较高,大多数患者需截趾甚至截肢;另外,该病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综合征以及全身脓毒症[3]。我国临床上常采用传统干性换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开始采用湿性再生技术进行治疗,本论文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已排除肢体大面积坏死需立即截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1-82岁,平均(68.93±2.57)岁;黄色伤口28例,黑色伤口11例,混合伤口9例;病程(糖尿病)4-21年,平均(7.48±1.35)年;空腹指端血糖水平5.68-8.58mmol/L,平均(6.72±1.21)mmol/L;足溃疡病程13-162d,平均(122.28±34.47)d。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3-84岁,平均(69.23±2.86)岁;黄色伤口26例,黑色伤口12例,混合伤口10例;病程(糖尿病)6-23年,平均(7.74±1.46)年;空腹指端血糖水平5.72-8.63mmol/L,平均(6.86±1.32)mmol/L;足溃疡病程14-164d,平均(123.45±35.28)d。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内容: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处理患者伤口以及防止患者出现全身性感染,患者需做到戒烟戒酒,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性换药法,医护人员先采用机械清创法将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将坏死的组织清除,操作时需注意避免伤及正常组织。清理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碘仿纱布和油纱覆盖伤口,使用碘仿纱布将伴有潜行的伤口进行填塞,使用无菌纱布将创面包扎,根据患者的伤口渗透情况换药(每天或隔天换药1次)。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湿性再生技术治疗,医护人员先采用机械清创法将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将坏死的组织清除。接着将创面涂清创胶涂在患者的创面上,让创面保持湿润,贴上泡沫贴来软化干痂和溶解坏死组织,已感染的创面采用银离子敷料,同时在外部采用泡沫敷料,根据患者的伤口渗透情况换药,渗透较快的患者需每天换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换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按照标准将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

1.治愈: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且上皮覆盖;

2.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坏死组织已清除,部分新生肉芽开始出现,2/3的创面愈合;

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创面愈合面积小于1/3,局部组织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间隔时间、平均每个伤口换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间隔时间、

平均每个伤口换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

3讨论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是由患者未控制饮食、未按时服药以及未定期复查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血糖尚未得到控制会引起末梢神经损伤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该病属于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慢性疾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最终截肢[4]。早期患者会出现肢体发麻、发凉以及足部颜色苍白等症状,进一步恶化会出现足部坏死、脓液渗出、剧痛以及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5]。

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干性换药法和湿性再生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本论文以我院96例患者研究对象,数据显示,传统干性换药法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高,且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湿性再生技术主要是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该疗法可较长时间保持患者的创面清洁,除去患者的坏死组织,涂上敷料促进新肉芽的生长,相比传统干性换药法更具优势,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了患者换药时间和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注意事项:1.坚持使用温水泡脚,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水温保持在40℃左右;2.定期剪趾甲,保持卫生,趾甲过长一旦发生断裂会损伤周围组织,患者的足部末梢神经感觉较差,可让家人帮忙剪;3.鞋袜需透气性较强,缓解足部压力减少细菌感染;4.禁止赤脚走路,易伤及伤口和足部;5.保持足部皮肤湿润,避免出现开裂;6.定期检查,及时治疗[6]。

综上,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坚持治疗。

参考文献:

[1]周杰,黄金华,徐刚,等.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46-2547.

[2]甘宇,李铁男,于黎丽,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其与血清VEGF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2010,09(04):206-209.

[3]陈楚芬,谢肖霞,李爱利,等.负压创面疗法联合冲洗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疗效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6):674-676.

[4]倪栋梅.湿性愈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12-3414.

[5]陈影洁,吴伟英,黄剑施,等.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26-127.

[6]程孝平.中药联合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7):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