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柴秦明莫军军

柴秦明莫军军(通讯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分析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健康安全造成伤害的职业危险因素,总结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55位护士和护工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职业危险因素主要为物理损伤5例,其中刀片割伤2例,针刺伤2,手术器械损伤1例;化学因素1例,酶清洗液溅入眼睛,立即清水冲洗后明显损害;生物因素2例,为接触到带血迹的器械。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医护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职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自我院实施职业安全防范对策后,护士和护工自身防范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并有效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15-0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极其重要的部门,也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效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场所也是污染器械及物品的集中处理场所,其主要的任务是对可复用的医疗器械、物品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存等重要工作,同时也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所需的无菌器械包、物品包等。作为医院护理工作和医疗的重要枢纽,其特殊性在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高,污染概率较大,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接触化学消毒剂,患者血液等危害性职业因素,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率高,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心[1]。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对于职业防范的质量重视度越来越高,本研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内可对护理人员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55例护士和护工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士和护工进行调查,该问卷经过我院专家组审批。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进行,要求被调查人员要如实填写表格。问卷内容包括: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士和护工在处理污染器械包是否穿戴防护用品情况,锐器操作情况以及操作后处理以及面对危险因素护士和护工的心理反应。共发放问卷55份,收回55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2.1各种职业损伤因素结果

职业损伤因素例数

物理因素5

化学因素1

生物因素2

社会心理因素1

2.2物理损伤5例:原因和处理措施

锐器损伤原因次数

各种穿刺针0

剪刀0

一次性带血液针头0

一次性刀片2

处理手术器械1

缝针2

处理措施:将伤口血液挤出,清水冲洗后碘伏消毒,注射高效价球蛋白,血液检测,报告上级并追踪。共5例损伤经过及时有效处理均无严重危害。

2.3化学损伤因素1例:酶清洗液溅入眼睛,立即清水冲洗后仅当时眼疼痛痒,数小时后无任何症状,无后期损伤。

2.4生物因素2例:为接触到带血迹的器械,经过立即清水冲洗和碘伏局部消毒,未造成损伤。

2.5护士和护工回收、清洗和消毒过程中穿戴防护用品情况

穿戴防护用品百分率

防护面罩68%

橡胶手套100%

防护衣56%

普通医用口罩100%

防水袖套80%

圆帽70%

防水防滑鞋77%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其是医疗器械、物品供应以及回收处理的集中场所,主要为临床提供清洗、消毒、灭菌等服务,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免会和含大量致病菌、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以及物品接触,让其暴露于职业危险中。主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根据工作实际分析分为化学、物理、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2]。

3.1化学危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内含酶清洗剂、化学消毒剂等化学物品应用十分普遍,化学消毒剂常使用碘、乙醇、含氯消毒剂等,这些试剂均具有挥发性,能通过呼吸道吸收以及皮肤吸收,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损害,长期接触则会诱发细胞突变,导致癌症和胎儿畸形的出现,含酶清洗剂含有分解蛋白质以及脂肪成分的生物活性制剂,接触后会损害人体皮肤黏膜以及角膜等组织。空气消毒常采用臭氧、紫外线等消毒因子,同样会损害人体组织。所以护士和护工回收、清洗和消毒过程中要注意穿戴防护用品,对此类损伤防护装置中防护面罩尤其重要。

3.2物理危险因素

主要是包括利器损伤、高温、噪声、超声波、粉尘等伤害,锐器上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中十分常见。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严重疾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被污染的针头、锐器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护理人员有伤口则加大了感染的几率。另外,手术包使用后未经过严格的初步处理,包内的注射器、针头、刀片等极易造成清点物品护理人员刺伤或者切割伤。消毒供应中心烘干、光波、高压蒸汽灭菌器等使用,护理人员和高温蒸汽接触的概率明显增加,极易导致烫伤,超声波清洗机等仪器的使用,也增加了护理人员接触超声波接触的概率,造成自身的伤害。另外,消毒供应中心内存在较多的设备,噪音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造成损伤,导致其疲劳、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3.3生物危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对应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穿刺治疗包以及各种医疗器械要进行回收处理,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沾染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分泌物、体液、血液等,在回收、清点、清洗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忽略自身防护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则可导致致病微生物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造成自身机体感染。

3.4社会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知度、自身性格等对职业暴露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每天需要处理的器械、物品等较多,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护理人员在一定时间的工作之后,充分了解工作的流程,则极可能放松自我防护意识,另外护理人员还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于临床治疗工作意义不大,加上临床科室患者对其缺乏相应的尊重,导致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的日常工作,给自身心理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3.5防护措施

随着临床无菌观念不断深入,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上述存在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具体方法: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在护理人员上岗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考核,在工作初始阶段建立其全面的护理意识,培养其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制定增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加强其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知识讲座,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性培训,让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其防护意识。2.制定并不断完善职业防护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相关化学、物理、生物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危险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应的防护工作的常规,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督促和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并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检查,最大限度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减少护理人员发生感染、损伤等机率。

具体的防护措施:首先要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工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具,最大限度保护自身的安全。如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圆帽、防水隔离衣、防护鞋、防护衣等,在工作区之间要严格执行更衣、更鞋、洗手等,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在接触被污染器械或者物品后要及时将手套脱掉并洗手。禁止徒手接触已经使用过的针头、锐器以及清除玻璃碎片,且在处置上述锐器时要避免将锐利面朝向自己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对过于陈旧且噪音大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修理活着更换,压力蒸汽灭菌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培训,且按照操作程序相关规定进行,取出物品时要等待物品冷却之后才能进行,并且要佩戴手套。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最大程度将安全隐患消除。另外,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工作量大、工作单一、内容枯燥,极易让护理人员产生疲乏心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着极大的工作风险和心理压力,对其自身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由此,要努力引导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保持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大程度减轻其心理疲劳程度,同时,要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其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上对其本职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提升自身责任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日常工作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由于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危险的发生,必须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引起职业暴露危险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操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章程进行,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保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6卷第24期:113.

[2]赵文颖、刘翠霞、刘素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8卷第15期(上半月版)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