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

李庆超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巩义市供电公司河南巩义451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这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的不断增加和普及的背后所隐藏的巨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运用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对于我们的生活信息、工作中的重要文件以及我国国防重要机密等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目前已经成为现代最重视的安全工作之一了。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不管人们是从事何种职业,均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单位以及各个部门均对计算机的相关使用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计算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举例来说,计算机中了病毒、计算机系统瘫痪、计算机中的部分重要数据丢失以及有用信息被窃取等问题,如果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人们是无法立即解决上述相关问题的。而上述问题的出现会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计算机的网络使用安全。每一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之多,想要避免网络信息安全的事故发生,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相关研究。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主要威胁类型

1.1网络信息篡改

现代我国主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其一就是对于网络信息的篡改。这种对信息进行篡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黑客的入侵,使得计算机上的信息遭受到非法的篡改,造成信息数据的改变或是信息丢失。而黑客对此进行对计算机的入侵多数是对于经济利益的非正常获取。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的彼此传输带来很大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为这些不法黑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在对计算机的构造和计算机技术了解和运用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入侵网络,对于信息进行篡改和截取,并且从中获取利益。

1.2信息偷窃状况

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而擅自窃取他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在网络信息应用模块,有的网络信息并不具备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这让某些网络黑客有机可乘,这些不法分子在获取相关网络信息的同时,也可能将网络病毒散播到信息系统中,从而实现对网络信息体系的监控,实现相关信息的动态性掌握,从中获取不法利益,这些行为的出现,不利于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

2.1缺乏计算机领域的尖端人才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直接关系。要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就需要专业化的计算机网络高手,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维持人们的生活生产的正常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较晚,缺乏比较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导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领域的尖端人才严重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隐患的维护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我国公司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待遇和晋升与外企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严重限制了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

2.2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黑客主要说的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高手,黑客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在网络中散播病毒或者毁坏重要数据。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的黑客网站达到三十多万。黑客在入侵计算机时花样繁多且攻击手段非常高明,一旦产生新的攻击手段,势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全世界,最终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黑客具有高超的互联网技术,因此对计算机技术的相关使用非常熟练,尤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非常了解。所以,黑客在入侵时能够轻而易举地突破计算机的防火墙,直接登录用户的计算机,最终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病毒在计算机中是被广泛使用的一项软件,病毒本身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继而广泛扩散到计算机整个程序中。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传染性;(1)繁殖性;(3)潜伏性;(4)破坏性;(5)隐蔽性;(6)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所谓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是黑客或者不法分子充分利用计算机固有的软件以及硬件等编制的程序代码,通过计算机中的某种途径来将计算机中的程序介质在一定条件下立即被激活,通过修改程序将病毒拷贝到其他程序之中。被感染之后的计算机资源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对计算机感染用户产生很大的危害性。

2.3相关法律法规不到位

发生网络信息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网络环境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到位,使得整个网络环境没有得到规范,任意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不负责任的发言和不实言论的传播。对于整个网络环境的建造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背道而驰。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言论的约束和规范,造成整个网络环境的混乱。

3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

3.1网络技术的加密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安全性问题,必须实现网络信息加密保护技术的优化,实现网络信息整体安全性的增强,在交易模块,可以进行安全实名制方法的应用,提升交易信息的整体安全效益,避免某些重要的加密信息被破解,避免被某些网络黑客非法窃取。常见的计算机加密技术主要由公开加密、对称加密等,通过对这些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性,比如通过对pkzip加密保护模式的应用,实现对数据包的有效性压缩及加密,实现对各种软件包的整体性加密。

3.2强化身份验证技术的管理

通过验证方法来达到公匙密码算法的身份认证要求,像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身份鉴定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该技术原理是利用密码验证技术验证多个对象的真实性,例如可验证对象有没有符合信息技术相关规定,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等。除了密码验证技术以外,还可以应用指纹验证技术。我们都知道,在通常情况下没有两个相同的指纹,因此可以利用该特性来验证身份,对信息进行区分等。以上所提到的两种技术都可以有效保障计算机用户的各类信息,然而,这两种网络安全技术还是有缺陷的,它们的研究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普遍较高,一般的用户都难以承担。

3.3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作为一种硬件防病毒技术,需要与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配合,从而有效地防范病毒对缓冲区漏洞的攻击,防病毒技术主要是由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病毒清除技术三种组成。病毒预防技术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电脑病毒对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传染和破坏,是一种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或阻止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的动态判定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病毒检测技术是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相应的识别,从而诊断出病毒的存在,便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病毒检测技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针对病毒程序的自身校验技术,以病毒的关键字、特征程序段内容、病毒特征及传染方式等作为检测特征,另一种类型是不针对计算机病毒程序的,而是针对某个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和计算并保存其结果,以后定期或不定期的以保存的结果对该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如果文件中出现异常的数据情况,表明文件已经被病毒感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病毒和黑客等均会威胁到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因此,要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尽最大努力来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减少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崔璐.论学校计算机应用的网络化分析[J].成功(教育),2012(24).

[2]彭才发.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探究[J].科技传播,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