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五注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五注重”

陈敏芳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教材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新教材以它新颖、科学的编排体系和丰富有趣的内容,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文稿谈话和通过说来表达情意,进而促进读和写能力的发展。在教单元音时,有长元音和短元音之分,发长元音/i:u:a:/往往不够长,发短元音又不够短,很多学生把短元音/ieu/念成汉字衣,听起来很像英语中的长元音/i:/,这样就把单词/it/念成/i:t/,把/iz/念成/i:z/,/itizpen/念成了/i:ti:z‘pen/,这时我就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英语入门教学时,每课单词量多,学生记住一个单词很困难,因此我就把单词编成儿歌,如上学歌、数字童谣等。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内容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素质。

二、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他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这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新教材的读唱、对话、段落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背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调。我把朗诵、背诵英语10分钟,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有时让学生比赛朗诵,有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写成小短文,写得较好的上台朗诵,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

三、注重语言交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语言的交际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更大胆、更为流畅的进行英语交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作值日报告。每堂课前5分钟的值日报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表演对话、讲故事、猜迷等。值日生作完报告之后,就此进行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持久地坚持下去,既锻炼了值日生说的能力,又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的能力。

(二)加强阅读。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必需而有必要的。通过阅读,可以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词汇量,并实际运用了所学知识,就某一篇文章的阅读来说,也培养了学生们一定的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快速阅读能力。为今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背景的了解

英语不是单一的学科,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它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如在教以下对话时,A:…….anoldladyB:…….agirlaged12A:Hello!What’syourname?B:MynameisHanMei.A:Howoldareyou?B:I’mtwelve.What’syourname,please?A:MayHyde.B:Howoldareyou?A:Ah,it’sasecret。许多学生在读完上述对话后不理解,小女孩MayHyde。可以把自己的年龄告诉老太太,为什么反之则不行呢?我就向学生们介绍了西方人忌讳谈及的话题,在英美国家,向某人询问婚姻、收入、宗教信仰,投票何人,购买某物花了多少钱,都被认为是失礼而又粗鲁的行为。女人的年龄尤其令人讳莫如深,她们认为这些是个人隐私,因此我们同西方人士打交道应避免谈及敏感的话题,尊重对方的隐私权,可谈及的话题有:学习情况、工作进展、天气、有趣的经历等。在教打电话与英美国家的差异,在中国说你是谁?而英美不能说Whoareyou?而说Who’sthat?Who’scalling?Who’sspeaking?等。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风俗习惯不同,要想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了解风土人情。在学习Foodanddrink这一单元,向学生介绍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学习星期的七天,给学生们介绍星期名称的由来等。使学生们扩大了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从简单的对话内容可获得新的信息,调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五、注重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兴趣。

先说说背单词。有的同学为了学好英语,天天背单词,不惜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到了背单词上,早也背晚也背。其结果不外乎两种:1.背会了,但很快又忘了。如此反复几次,终于得出结论:本人太笨,不是学英语的料。2.背会了,也记牢了。但就是不会用,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达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得出结论:英语太难了,不好学。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殊途同归——放弃英语学习。单纯的学习语法、做大量的书面练习(指试题),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效果,甚至效果还很明显。但其隐患不得不令人担忧:1.其效果不巩固,一不留神就退步。2.越来越离不开“试题”这根拐杖。3.浪费精力,影响其它学科的发展。因此,为全面发展,为落实素质教育,不可推崇此法。背课文也被作为一种方法推广过。按理说,这是一种好方法,如果不是死背的话。一般来说,如果背会了,那就等于理解了,当然也就烂熟于心了。何愁不能掌握和运用呢?然而,“背”,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不是谁都能完成的,也不是谁都能去掉“死”字的。所以,“背”字吓人。不妨降低难度,改“背”为“熟读”。这样,同学们将会趋之若骛地去效法此法。从而提高参与率,效果会不错的。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轻松的学习方法是“熟读”英语课文,和运用英语于实践。我称之为:熟读和运用。熟读课文,并非难事。在反复的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达到三个目的:1.理解其意。2.脱口而出。3.适时而用。我们有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它不仅适应于汉语,而且更适应于英语。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从初一新教材中学到了许多教学思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实验时间短,体验还比较肤浅,不可能完全领会这套教材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的实践方法,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同时也认识到要真正教好外语,教师还必须在各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就是外语教师的价值所在。

参考书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