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谈创新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赵志杰

赵志杰贵州省大方县第三中学551600

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好局面。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更有发展的前途和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思维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思维,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更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探索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较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联系不紧密,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元素从而就会导致:教师虽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却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时总搞题海大战,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以往的教法必须改进。对此我们需要考虑:(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出创新的潜意识。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过去总是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后来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浪潮的到来,电脑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变化多、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创新的欲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成为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受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需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在控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努力转变这种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也要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一)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面对我们的学生令人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因而导致上课不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言堂,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一篇文章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创造性的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思考,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学期一制定,中途可以做必要的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可以较好地帮助我们达到进行创新阅读并收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三)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进行美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边城》是一种人性美,《陈奂生上城》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等。同时可以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来描绘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的创造力。

总之,教育理论上曾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水平高低在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内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更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项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来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育水平,从而整体推进语文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