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防御机制在佛教文化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浅谈心理防御机制在佛教文化中的运用

杨玉芹马定松

杨玉芹马定松(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371-02

【摘要】人们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去理解佛教文化和指导自己的生活,使佛教在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维护心身健康方面有积极意义。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幻想、升华、转移。要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佛教文化

不少学者对佛教在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维护心身健康方面的意义进行阐释。荣格认为宗教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它能治疗心灵的苦痛和心灵引起的肉体疾病。他将宗教视为人的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认为只有宗教能够恢复人们的心理平衡,防止迫在眉睫的灾难。他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发现许多中年心理疾病患者患病的原因多在于其失去了作为精神支柱的宗教观,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在个体人格个性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张纪梅认为“佛教对人的心灵的改造过程,本身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它的操作过程与西方认知心理治疗极其相似,二者都是以人的认知作为操作对象借以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本文认为人们在理解佛教文化乃至信仰佛教时他们的心灵发生变化,心理得到一定的慰籍。而其中的变化是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去影响自己的思想和指导自己的生活。本文尝试分析防御机制在佛教文化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对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思想进行一定的探讨。

1心理防御机制相关知识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这种策略的应用。能使个体减轻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当个体遭受超过本身忍受力的心理压力或挫折,往往会应用一些自己并未意识到的心理策略。稍做调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这些心理压力或挫折变为自己容易接受的东西。不至于使自己在情绪上过于痛苦和不安。心理防御机制分成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四大类。

2佛教信仰者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2.1合理化

合理化是常见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又称文饰。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人们在面对社会生活时,会产生“烦恼”,佛教认为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静。是一切众生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总原因。有贪、憎、痴、慢、疑、恶见六种。人们用自己的思想来对佛教的某些思想进行解释,使之更为具体化、合理化。如相信因果现应,认为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就能在面对一些现象时保持心平气和,不会心理失衡。通过合理化,信徒心中的神起到弗洛伊德指出的神必须缓和人和残酷命运的关系,神必须补偿社会文化所强加的苦难和匮缺的作用。佛教里虽然说到“人生是苦”,但信徒们知道人生并非只有苦难,毫无快乐。人生既有苦,也有快乐。

2.2幻想

指在现实中遇到难以实现的愿望和困境时,人们以幻想满足自己的欲望。

不少学者对宗教世俗化进行研究,龚锐认为“人性本身对现世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世俗化”。在现实中信徒们将大量钱财用在宗教消费是有求于神灵的,面对人生的种种问题,人们幻想神灵会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神灵会达成自己的愿望。王旭东认为宗教观念的实质是对“无限”的心理满足。人们在面临生理威胁、物理威胁、社会威胁与心理威胁时可以通过幻想消除消极的情绪体验,保持心灵安定的状态。死亡是人类共同畏惧的问题。纵观各国、各民族的宗教对死亡的解释,每一种宗教对死亡的归宿都做出合理、美好的解释,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进入天堂的必经之路;伊斯兰教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来世极乐世界图,而佛教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成仙成佛。佛教的轮回转世之说,通过幻想能缓解人们面对死亡的心理压力和对未知的恐惧,排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够满足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心理期盼,相信今生善因,来世善果,如投胎好人家等。

2.3升华

个体把不容易实现的欲望改变为能被社会所接受的高尚行为目标和方向,即满足本身欲望又有益于社会和他人。升华作用一方面发泄,满足原有情感,达到内心平衡,同时又创造积极价值。南怀瑾先生说,有两种人最好信佛教:一种是极其愚蠢的人,一种是极其聪明的人。不少知名的学者、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自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他们身上得到良好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因遭受某种打击对生活和人生灰心失望者、厌世者,容易产生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需求。极其聪明,对宇宙人生、人的存在问题考虑深,具有哲学气质者也容易产生超越性的、向上的宗教信仰,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便是代表之一。

2.4转移

原意指个体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对某人或某事发泄感情,而转向发泄到弱小,较可靠,或能接受的其他对象上。佛教信徒可以通过颂佛,向最信赖、最崇拜的神诉说自己的痛苦,从而使一部分痛苦从他们身上宣泄出去,使紧张、焦虑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逐步到达心理的平衡和灵魂的安宁。同时佛教中的持念佛号与禅定的办法,对于转移躯体不适的注意力,进而缓解疼痛非常有帮助。在此方面关于气功的研究甚多。另外佛教活动很好地满足了信徒的交往需要,活动使信徒有了群体的归属,在活动和集体中信徒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从困境中抽离出来。需要归属和关注、支持的本性需要得到满足,获得了在群体中的快乐。

3结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逆境的加剧会使人回想到宗教”。美国学者玛丽?梅多和理查德卡霍说:宗教就像一个“避风港”。荣格说,宗教心理是成人生活中的儿童式的依赖和寻求保护的感情。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会回到宗教的怀抱中,同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但过多或不适当地使用,一旦使用失效,就会丧失调节能力,造成病态。有些防御策略是用来曲解事实的。弗洛伊德用“防御机制”来说明人的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它通过曲解现实的方式保护个人对抗焦虑。只是简单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没有改变客观条件,含有自我欺骗的成份。所以信仰者如果错误或者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就会造成对现实的曲解,乃至走上迷信,甚至是邪教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俊明.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13):69-70.

[2]甘玉贵.试论小乘佛教的传入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影响[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4.

[3]王文生.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3).

[4]阿忠荣.关于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及心理特点考察[J].攀登,2005,4.

[5]罗映光.试论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24).

[6]林彬.略论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7]蒋云根.宗教殿堂—人类心理困惑的“避难所”[J].探索与争鸣,2001,7.

[8]王旭东.试论宗教观念的实质是对“无限”的心理满足[J].求索,1985,6.

本文受云南中医学院院级课题《傣族心理疗法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