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对预防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探讨

/ 1

早期活动对预防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探讨

张成敏

张成敏(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6440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69-01

孕产妇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国内报道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是2.6%[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发生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高龄孕产妇(>35岁)、多胎妊娠,多次剖宫产、肥胖、妊娠合并症、长期卧床保胎者、产后出血其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2-3倍。[2]剖宫产进一步增加了发生产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风险。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的全部或一部分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为了探讨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效预防措施,进行了以下研究。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528例次。其中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38例,前置胎盘42例,双胎妊娠9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0岁。

2方法

2.1评估病人术前评估病人有无DVT高危因素。前置胎盘+1分,轻度子痫前期+1分,重度子痫前期+2分,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2分,多胎妊娠+1分。得分越高,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越大。

2.2严格控制止血药的使用使用止血药必须要有绝对医学指针。

2.3被动和主动活动的双下肢手术回到病床后,将”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知识由主管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进行讲解。主管护士手把手教会家属被动按摩产妇的双下肢,每隔30min一次,每次按摩10-15min。术后2h开始即由主管护士协助下肢抬腿屈膝运动,每隔30min次,每次屈膝3次以上。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翻身,并记录于床头翻身卡上,作为交接班的主要内容之一。产后6h进全流食,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静脉输液量和输液时间,改善产妇的营养状况和内环境。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半卧位,不放膝垫,余按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3结果

528例剖宫产妇无一例发生DVT.

4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发病因素三个:静脉血流迟缓,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⑶.首先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随着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肝脏产生大量凝血因子,尤其是妊娠晚期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明显增加。其次,由于子宫的迅速增大和胎盘血循环的需要,导致盆腔血管扩张,血流缓慢,有助于静脉血栓形成,特别好发于静脉瓣和血管分支处。再次手术创伤本身就使血液高凝状态,麻醉下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张胶原蛋白暴露。综合以上因素故孕产妇易发生DVT。年龄>35岁、肥胖、经产、多胎,妊娠合并症、以及术前长期住院安胎,术后长时间卧床的产妇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的发生风险升高。特别是术时出血输血,术后取半卧位或膝下垫枕呈屈曲状,造成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流缓慢,加之手术后有肠胀气及伤口疼痛使呼吸浅慢以致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发生DVT的发生风险升高。采用术后早期被动和主动运动双下肢、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进去全流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DVT的发生,其措施简便、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立,刘永成.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6:397-399.

[2]王慧清,池樱.复原活血汤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219-221.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5-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