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体会

刘觉

刘觉(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21-02

【摘要】总结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诊治体会。包括早期诊断、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镇静止痛,血压心率的控制,心理护理。认为有效全面的护理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护理

主动脉夹层(AD)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或(和)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h内病死率高达21%,及早急救和护理,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本科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1例。经过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38-89岁,平均58岁。有高血压病史11例。均因胸前区腰背部疼痛入院。

1.2转归本组11例患者3例经救治病情稳定后行支架植入,2例行人工血管植入术,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转外院治疗,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2诊断要点

2.1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AD的病因目前仍不太清楚,高血压是最重要的易患因素,AD患者中有70%~90%伴血压升高[1];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性如:先天性主动脉狭窄、二叶主动脉瓣等结缔组织遗传缺陷易导致内膜破裂和血肿形成;其他如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外伤、炎症、动脉介入操作、瓣膜置换等医源性创伤亦可引起。

2.1.2发病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与中层之间附着力下降,在血流冲击下,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夹层,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逐渐向近心端和(或)远心端扩展形成主动脉夹层。

2.2临床表现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性剧痛,尤其是伴有高血压者,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镇痛剂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无急性心肌梗死表现,无肺栓塞征象;不明原因的腹痛、腰痛,伴有腹部向外搏动性包块者;上述疼痛伴有心脏、胸、背、腹部血管杂音或四肢动脉搏动或血压不对称等情况,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分离发生。

2.3分型按DeBakey分类法,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并越过主动脉弓向远端延伸至降主动脉为Ⅰ型;内膜破口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为Ⅱ型;内膜破口起始于降主动脉向远端(经常)或近端(少见)扩展为Ⅲ型[2]。本组11例患者3例为Ⅰ型,2例为Ⅱ型,6例为Ⅲ型。

2.4辅助检查X线胸片、心脏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螺旋多排CT、磁共振成像、主动脉造影对诊断AD有很大帮助。本组11例均经CT确诊。

3护理

3.1疼痛与镇静的护理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剧烈的疼痛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等情绪,患者强烈的躁动不安极易引发瘤体破裂。因此应立即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等药物,如曲马多、杜冷丁、吗啡、安定等。

3.2心率、血压的观察与控制血压过高可导致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主动脉夹层抢救的关键是充分控制好血压。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可作为临床用药标准。快速降压以静脉泵入硝普钠最为有效,根据血压调节剂量,将血压控制在90-120/60-70mmHg。单用硝普钠可反射性心率加快,故应同时辅以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心肌的收缩力,视病情需要可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美托洛尔,使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为宜。

3.3生活基础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饮食宜清淡。增加蔬菜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4心理护理根据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病情、个性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3.5警惕夹层瘤体破裂绝对卧床休息杜绝一切引起患者血压增高的因素。如患者疼痛减轻后反复出现提示夹层分离继续扩展。疼痛突然加重则提示血肿有破裂趋势,瘤体一旦破裂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增快、意识丧失等,血压可表现为休克血压等。这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3.6夹层累及相关系统的护理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或波及主动脉各大分支,可引起相应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受损的表现。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神经系统的观察,若病变累及供应脑或脊髓的动脉,或压迫神经,可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注意神志变化、眼球活动及肢体肌张力等情况;累及肾动脉时可有血尿、少尿甚至无尿,应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防止肾功能衰竭。

4小结

主动脉夹层本病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极其凶险,病史率极高。及早的诊治、有效的病情观察、有效地控制血压心率、镇静止痛、心理支持全面的护理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有效保障。护理人员应对本病特征有充分认识,熟练掌握急救和护理程序,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AD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平栓.主动脉夹层诊治的进展.医学综述,2005,11(2):229-231.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