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慢性胃炎的临床诊疗

孙丽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15563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二者兼有。临床非常多见,慢性胃炎检出率占内镜检查的3/4以上。

1病因

1.1物理因素长期饮酒、浓茶、浓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

1.2化学因素某些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洋地黄等)、长期吸烟、胆汁反流等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1.3生物因素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

1.4免疫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能检出壁细胞抗体,伴有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

1.5其他尿毒症、慢性心衰、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2病理

2.1慢性浅表性胃炎以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胃腺体则完整。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胃黏膜的1/3者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超过1/3至2/3者为中度,浸润达全层者为重度。

2.2慢性萎缩性胃炎本病可见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有些可见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其萎缩程度分轻、中、重度。轻度:胃黏膜厚度正常,腺体减少不超过原有的1/3;中度;胃黏膜变薄,腺体排列紊乱,其数目减少半数左右,黏膜肌层明显增厚。

3诊断

3.1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食欲减退、反酸、恶心、呕吐等,伴出血者可有黑粪,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体检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贫血貌。

3.2实验室检查胃液分泌功能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乏。

3.3特殊检查

3.3.1X线钡餐检查对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3.3.2内镜检查浅表性胃炎: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色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萎缩性胃炎:黏膜多呈苍白色或白色,可有红白相间,皱襞变细而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如树枝状,可有颗粒样小结节、散在糜烂灶,黏膜易出血。可内镜直视下胃黏膜活检,查幽门螺杆菌。

3.4诊断要点慢性胃炎病史常不典型,症状无特异性,确诊要靠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3.5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道疾病、胃癌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鉴别。

4治疗

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需服用药物根除。

4.1一般治疗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戒烟酒,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及控制口腔、咽部慢性感染。此外,进食规律、饮食清淡易消化也是治疗慢性胃炎必不可少的措施,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硬、过酸、过于辛辣和过热饮食。进食宜细嚼慢咽,定时定量。

4.2对症治疗有反酸或胃出血者,可给予制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有腹胀、恶心呕吐者,可给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有胃痉挛痛者,可用解痉剂如溴苯胺太林等。

4.3营养、保护胃黏膜可给予养胃冲剂、维酶素,伴恶性贫血者应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有糜烂者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如德诺、麦滋林-S等。

4.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可选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庆大毒素等抗生素1-2种分别与铋剂或奥美拉唑合用,疗程2周。

4.5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肠腺化生等,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