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及其英译本中的主客观视角切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09-19
/ 2

朱自清的《背影》及其英译本中的主客观视角切换

赵茵

摘要: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堪称散文界的抒情名篇。而英译《背影》不仅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更做到了英汉翻译中从中文的主观视角到英文的客观视角的灵活切换。

关键词:背影;主客观视角;切换

Abstract:ZhuZiqing'sTheSightofFather'sBackisoneofthemostfamousessaysinChina.ZhangPeiji'sEnglishVersionnotonlykeepsloyaltotheoriginalcontentsbutalsorealizesthetranslationtargetoftheproperchangefromsubjectiveperspectivetoobjectiveperspective.

Keywords:TheSightofFather'sBack;subjectiveandobjectiveperspectives;change

说起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免总要谈到中外民族思维上的差异。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与我”,表现在中国人的思维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物我合一,主客观是统一的,而在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中,人是主导的,有强烈的主观(subjective)意识。而西方人崇尚理性,人与物保持距离,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观察事物,因此,语言的表达是从客观视角(objectiveperspective)出发的。

《背影》是我国“五四”时期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朱自清的代表作,堪称散文界的抒情名篇。它以朴实无华、真挚动人的语言描写了为儿子送行时父亲买橘子的艰难背影。全文以朴素的笔调叙述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刻的情感。1994年,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将其译成英文文本,他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原文精髓,更以高超的翻译技巧实现了从中文的主观视角到英文的客观视角的灵活切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一分析张先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在有灵动词(animateverb)作谓语时,把汉语惯用的表人名词的主语,切换成表物名词。

例1:其实那年我已二十岁,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什么要紧的了。

英译:Asamatteroffact,nothingwouldmatteratallbecauseIwasthentwentyandhadalreadytraveledontheBeijingPukouRailwayacoupleoftimes.

中国人认为“人为宇宙的主体”,一切从我出发,因此经常以人为主语。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人”是作为“罪人”存在的,只有通过客观的“事”和“物”不断向外探求,了解和掌握自然,才能使“罪人”净化。这些探索和了解使得西方哲学发展了完善的知识论,科学论和逻辑学,这也是英文客观视角的基础。本句中文很明显是以人为重,以对人的陈述作的主语。而译文则根据英语思维习惯,巧妙地把话切换成以物为主语,而把对人的陈述放到了从句的位子上。

例2: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英译:However,theseparationofthelasttwoyearshasmadehimmoreforgivingtowardsme.Hekeepsthinkingaboutmeandmyson.

用物称名词作主语也是英语从客观视角思维的一大表现。这句英译以原来中文中的状语作主语,不仅忠实地表达了原意,更符合英文思维和行文习惯。

例3: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英译:Misfortunesnevercomesingly.Inthewinterofmorethantwoyearsago,grandmadiedandfatherlosthisjob.

此例虽短,却有三个主语:祖母、差使、我;没有一个连接词,若不考虑英语读者的思维和阅读习惯直译,译文就会逻辑混乱,使读者感到一片茫然。而张先生打破原句结构,从客观视角出发进行总述,然后再分人细述,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2从汉语中的省略、泛指和隐含人称主语到英语中主语的不可缺省。

例4: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英译:WhenImetfatherinXuzhou,thesightofthedisorderlymessinourcourtyardandthethoughtofgrandmastartedtearstricklingdownmycheeks.

中文的主观视角还体现在省略人称、泛指人称,隐含人称等结构中。本句中文虽无主语,但根据上下文,读者会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施事者是“我”,这仍然是中文主观视角的强烈表现,在英译中I都得补上。

例5: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能过去。

英译:Therewasquiteabitofluggageandhehadtobargainwiththeporteroverthefee.

汉语中第二种省略句表示的是某人(主要是第一人称)提出的警告、建议、劝告、命令。在这样的句子中,尽管省去了人称,但仍隐含主体意识,译文恰当地补出了主语“he”。

3英语中it频繁地做主语。

例6: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英译:ItismorethantwoyearssinceIlastsawfather,andwhatIcanneverforgetisthesightofhisback.

例7: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英译:Nevermind!Itwon'tdototrustguyslikethosehotelboys.

英语的客观视角还体现在频繁使用“it”作主语。这样显得冷静而客观。该译本中it句型很多,一是作先行主语,如例7。在例6中,it被用来强调时间之久,显得很客观。it还能表示自然现象、距离、还有一些不表示具体意义的如:itseems/appears/looks,itissaid等。本句中,具有明显主体意识的“我与父亲”被张先生用it结构呈现出来,非常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

4语篇的衔接

例8: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英译:Iwatchedhimhobbletowardstherailwaytrackinhisblackskullcap,blackclothmandarinjacketanddarkbluecotton-paddedclothlonggown.Hehadlittletroubleclimbingdowntherailwaytrack,butitwasalotmoredifficultforhimtoclimbupthatplatformaftercrossingtherailwaytrack.Hishandsheldontotheupperpartoftheplatform,hislegshuddledupandhiscorpulentbodytippedslightlytowardstheleft,obviouslymakinganenormousexertion.

这段中文无疑应该是《背影》中最感人的。它用了大量零散的口语型句子,用词也体现了中文口语中以被叙述的人为主语的特点,突出了中文主观视角及言简意赅的行文习惯。而英译不仅同样通俗易懂,更体现了英文客观视角思维的特点,在中文全以“他”为主语的情况下,不被中文思维所局限,多处采用“that”“it”“tears”作主语,完美完成了中英文间主客观视角的灵活切换。

从以上从四个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的英译如原文一样,初读给人以平淡的感觉,但细细品味,却蕴涵着无限深情,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这篇译文不仅内容忠实,更做到了从中文的主观视角到英文的客观视角的灵活切换。

参考文献

[1]KatharinaR.2000.TranslationCriticism:Thepotentials&LimitationsSt.JeromePublishing.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赵茵(1973~),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英语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