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探究

刘宝春

(通榆县开通镇永青中心卫生院吉林白城137200)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检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同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磁共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子宫外部的形状、具体轮廓以及子宫内部的宫腔结构,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先天性;子宫畸形;磁共振;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82-02

子宫畸形,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导致女性不孕及产科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子宫畸形的临床种类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情况具体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子宫畸形进行准确的类型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尽管超声检查在临床上进行子宫畸形的检查较为简便,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而磁共振检查具有无创伤、辨识度明显、成像清晰等优点,是目前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最为科学的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超声检查同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对比情况,选取了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检查的子宫畸形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磁共振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现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经宫腔镜或腹腔镜确诊的,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磁共振、超声以及相关诊断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年龄15~42岁,平均26.6岁;已婚者33例,未婚9例。有流产史者9例,原发性不孕5例,月经失调9例,中至重度痛经者6例。

1.2诊断方法对本次研究选取的42例患者依据患者意愿,采用了超声检查或核共振检查。超声检查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磁共振检查采用SiemensAvanto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

1.3诊断标准依照1988年美国生育协会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2]。

1.4统计学分析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磁共振及超声检查的结果同之对比,判断出相应的检查准确率。

2.结果

42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中纵隔子宫20例(完全纵隔子宫11例,(图1),不完全纵隔子宫9例),双子宫7例(图2),残角子宫5例(图3),单角子宫2例,双角子宫3例,弓形子宫3例,始基子宫2例。

核共振检查结果中有一例双角子宫误诊为完全纵隔子宫,其他41例磁共振诊断结果完全正确(表1)。磁共振的诊断正确率为97.62%。

超声检查结果中,将3例完全纵隔子宫分别误诊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双子宫以及残角子宫各1例。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的诊断正确率为85.71%。

3.讨论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生殖细胞染色体不分离、嵌合体、核型异常等),或外源性因素(如性激素药物的使用等)影响,原始性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发育可能发生改变[3],导致各种发育异常,而副中肾管衍生物发育不全所致异常,就会发生子宫和输卵管发育异常,如无子宫、无阴道、始基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单角子宫等,而副中肾管衍生物融合障碍,则会导致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纵隔子宫等发育异常。

有一部分的子宫畸形患者始终没有出现任何的异样,在月经、性生活、妊娠、分娩等过程中均未表现出异常情况,因此可能会出现患者终身未发现自身子宫畸形的情况,只有在体检中才有可能会被发现。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生殖系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往往也是等到性成熟之后,在婚后或孕期产检之时因为出现了相应的病症,才会发现自身存在子宫畸形的情况,一般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病理妊娠等情况。

本文主要分析、对比了检查子宫畸形的两种主要方法,即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妇产科检查手段之一,利用超声成像,显示所检查部位的断面形态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磁共振检查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后获得图像[4],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最终本文收集了确诊的42例子宫畸形患者的相关检查数据,将其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检查准确率以97.62%远高于超声检查85.71%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磁共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子宫外部的形状、具体轮廓以及子宫内部的宫腔结构,并且能够使医生能够准确的了解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具体情况,为相应的临床治疗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劲柏,徐海波,孔祥泉,等.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25(11):1031-1033.

[2]TroianoRN,McCarthySM.Müllerianductanomalies:imagingandclinicalissues[J].Radiology,2012,233(1):19-34.

[3]段华.内镜在子宫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1(8):457-459.

[4]杨毅,孙道谱,王润榕,等.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