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

罗琴陈红晚孝芳

罗琴陈红晚孝芳

(泸州市叙永县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四川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例心血管疾病且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焦虑或抑郁症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HAMD、SAS、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和比较,给予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指导。结果:经测试可得,两组患者的评分量表分值均较高,都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经过治疗之后两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与单纯抑郁症伴焦虑者的情绪反应并无明显差异,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忧虑抑郁症状。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100-02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且多数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心理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发生心理情绪障碍,可直接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患者的预后有着严重影响。为了探讨心血管病人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心血管疾病且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焦虑或抑郁症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HAMD、SAS、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和比较。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58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3.2±7.5)岁。其中29例为心血管疾病(心率失常15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且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观察组);29例为单纯焦虑或抑郁症患者(对照组)。58例患者均均有情绪低落、紧张、忧愁、丧失兴趣、睡眠障碍、记忆或注意障碍等情绪障碍表现。所有患者入组前2周未用过抗抑郁药,均排除痴呆、语言障碍及严重认知障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分标准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评分>7分,汉密顿抑郁量(HAMD)评分>12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0分,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1.2.2用药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普唑仑和安定镇静抗焦虑治疗,无禁忌症者同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焦虑抑郁症状较重者加用小剂量帕罗西丁(10~20mg/d)治疗,连续治疗8周。睡眠障碍者晚间可加用小剂量安定(2.5~5mg)。

1.2.3心理引导观察组患者由心血管科医生及专业护士采用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3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提问、讨论,病员之间互教互学。主要从认识干预、情绪干预及行为干预3方面入手,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逐步引导患者走出情绪障碍,使患者树立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防治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疗效判断[2]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HAMD评定减分率≥50%-79%;有效:临床症状减轻,HAMD评定减分率≥30%~49%;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HAMD评定减分率<30%。

1.4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疗效

经测试可得,两组患者的评分量表分值均较高,都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经过治疗之后两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不良反应

两组服用百忧解之后均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比较无差异(P>0.05),对症治疗能缓解或服用一段时间后副反应均有所减轻,无一例出现中途停药。

3.讨论

慢性疾病合并抑郁症状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内科住院病人中约24%~46%具有情感障碍,且有关研究表明内科疾病越重,抑郁的危险性越高[3],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及社会的重视。据报道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为8%~44%,且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躯体疾病伴发的严重心理反应,而不是躯体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应予以高度重视。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心血管病患者情绪方面加以留意并设法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只有在抗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时治疗,才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症状的进一步改善,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组研究中,经过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HAMD、SAS、SDS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测试和比较,得到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观察组患者经过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加心理干预之后治疗有效率达93.1%,对照组只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血管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与单纯抑郁症伴焦虑者的情绪反应并无明显差异,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忧虑抑郁症状。

【参考文献】

[1]杨菊贤,陈启稚.焦虑与惊恐对心血管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4(5):379-381.

[2]杨将.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0(5):123-125.

[3]陈颖敏,毛家亮,王彬尧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与治疗[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13,11(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