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性研究

任艳

任艳

(贵州省习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6460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科技上取得的进步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医学上面,多数病原体微生物及病毒的发现,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得到了良好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下面就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性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预防;控制;有效性;传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82-01

1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传染病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来说,传染病工作者应该是首先发现作为传染源的患者,并将该患者进行及时的报告和隔离。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有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及早发现传染源是关键,早期发现传染源能够及时的对感染者个体和未感染者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将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而各个类别的管理及防治都有不同的措施。甲类传染病有两种,鼠疫和霍乱,是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一般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而乙类传染病较多,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等。这类疾病需要进行监测管理,发现后24小时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各类传染病,起主导预防作用的是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采取两种措施:隔离、消毒。隔离是将患者或者病原携带者妥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地点或单位,暂时不与人群有接触,并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可能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的扩散。

隔离可分为多个种类,在此不一一赘述。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毒指的是将污染环境的病原体消灭。而广义的消毒则是包括传播的媒介。主要采用有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的保护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非特异性的保护包括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广泛长期的保护,这些措施能够提高人群的自身免疫力,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保护易感人群,避免与患者接触。或者对职业性感染可能的高危人群,及时进行预防性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性接触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和服药预防性治疗。特异性保护是指采用有重点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水平。

2传染病的控制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斗争将是漫长而持久的,既往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新的传染病又在不断出现,这成为不可逆转的公共卫生局面[1]。然而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新的发现。有部分研究发现,易感人群与易感基因有关。然而,却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证明,例如由于易感基因的多病因性,样本量的不易获取,遗传异质性等都会是进一步研究的绊脚石,还有各个学科技术间综合性的困难,导致这一有利条件成为难以加以利用的点。另外,各个地区极端的天气,导致了传染性疾病爆发几率的提高,预防和控制的多变,不能够有统一而规范化的进行。

对于传染病的控制,在爆发期间,不断的将患者和携带者进行隔离消毒是必要的措施。具体来说有治疗方法应该进行有效治疗,而没有治疗方案的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尽早发现治疗方法。

3传染病预防的有效性

传染病是伴随人类历史而来的疾病,从人类的出现可能就已经伴随着而来。因此在人类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历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人类不断的发展,为此而进行的工业活动和科技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因此出现了另外一部分的传染病,且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更有重复爆发的趋势。面对这一改变,人类要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出更有效的消灭传染病的手段。

面对这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上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的进行改革和研究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才能打破这一严峻的局面。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投入。只有将传染病的可怕和可控性深入人心,加强领导,才能得到积极的响应。而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预防控制疾病的基本保证。其次,要明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地位,我国的两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中已经指出了传染病的地位,因此,全体人民的工作应以此为标,努力拓宽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内容,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完成。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世界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曾一度坚信,传染性疾病的疯行,已经不再是困扰我们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不断的研究发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不仅仅是简单的三个步骤,其中环境的影响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染病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可行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要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除了要在传统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还要根据卫生事业单位所在的地区的环境和当地的人群的部分易感性等着手,提出有效的传染病应急预案和控制治疗疾病的方案,从而有效的让传染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周钢桥,贺福初.人类传染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5):491-496

[2]秦娟,张金良.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传染病的影响.卫生研究.2009,38(6):762-764

[3]李学芳,李志红,孙淑文,等.中国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四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