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痛与心理治疗

/ 1

分娩痛与心理治疗

刀雪梅

刀雪梅(西盟县勐梭镇卫生院云南西盟6657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41-01

【关键词】妊娠分娩痛心理治疗

妊娠保健和安全分娩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整体观念在发生着转变,关注到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希望能在安全、舒适、无痛的环境下分娩。分娩时妊娠的继续,是一中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若要达到分娩无痛或减痛,应从人的整体观念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除应用镇痛剂外,还要注意产妇的心理状态,通过产妇的心理治疗,结合人体解剖心理基础、产科相关知识、医护人员的技术、及社会、家庭的支持而减轻分娩时的疼痛,从而提高生殖健康的水平。

1分娩痛的产生

疼痛是一中复杂的心理和心理过程,是人体的主观感觉,完全建立在情绪感受上。人类的痛阈值各异,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也较多,个体对疼痛的反应和表现各不同。产痛的痛源可来自子宫肌阵发性收缩、宫颈管和子宫下段、盆底肌肉的扩张、胎儿娩出等刺激其中的神经末梢产生冲动,沿腰、骶丛神经传至脊髓,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从而使产妇感有剧烈的“分娩痛”。另外,产妇的心理状态(恐惧、紧张)是产生分娩痛的重要因素。

2影响分娩痛的因素

2.1社会学习及家庭教育社会学习及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在对待疼痛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遗传学角度来说,正常情况下的人类分娩和哺乳动物产仔应该一样,都不伴随疼痛,但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某些难产因素造成的痛苦和危险,给人们以可怕的印象,也给正常的分娩造成疼痛的错觉,经过社会的传播、教育、逐渐就形成分娩痛的认识,经一代一代相传,于是分娩痛伴随疼痛就成为不可动摇的信念。一旦临产,子宫收缩自然地就和语气的疼痛联系在一起,是本来和疼痛无关的正常分娩,却紧紧地与疼痛联系在一起。

2.2理解孕妇对妊娠、分娩理解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疼痛体验。产妇在分娩中,认为分娩时一中生理过程,属于很自然的事情,并不算什么痛苦的事,那么她可能只会出现轻微的疼痛。

2.3注意力分娩时,如果产妇的注意力能集中在某一点时,疼痛会处于抑制状态。

2.4情绪认得情绪状态在痛觉中起重要作用,焦急、抑郁、恐惧常引起痛阈降低,易出现疼痛。在产程中使产妇保持兴奋、欢快的情绪,分娩痛会被抑制或减轻。

3分娩痛的心理治疗

所谓心理治疗,就是以医学心理学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改善病人心理条件,二消除心身症状的方法。心理治疗运用与分娩过程中,可减少宫缩痛和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通过减少大脑皮质对疼痛的冲动感应,很大程度上消除产痛、

3.1妊娠期绝大多数孕妇对妊娠生理、人体解剖、生理知识了解微少,加之各种各样的心里因素很多孕妇在孕期情绪易激动、易焦虑不安,心理顾虑多,在这个时期用形象生动的宣传教育,结合解剖、生理、妊娠、分娩等基本知识教育,使孕妇在孕期充分了解生殖器的结构与机能,介绍妊娠和分娩的只是,让产妇了解分娩的机理,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是一种与躯体功能联系最为紧密,在医学心理学中也最为重要的心理过程,可直接影响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通过这些学习,可使孕妇做好分娩前的充分心理准备,同时也彻底推翻了原有的错误看法,重新建立正确的认识。受过训练的产妇,分娩时可不出现产妇,或减轻产痛。

3.2分娩期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物体验,临近预产期时,紧张、忧虑、不安的心理因素可增加,有些产妇处于一中茫然不知所措,吃不下,睡不着,烦躁不安的状态。进入产程后宫颈的扩张及宫缩加之产妇的恐惧、紧张是产生疼痛的重要因素。恐惧一紧张一疼痛综合征,形成不良循环状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产妇临产时的精神状态,认为产妇的精神状对分娩过程影响极大。《竹林女科》指出:“心有疑虑,则气结血滞而不顺多难产”。此时采用心理治疗镇痛,往往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陪伴分娩,这是当今心里治疗的重要模式。临产后,产妇在待产及分娩期间由丈夫或医护人员陪伴分娩。产妇在舒适、安静的待产房内,由丈夫陪伴,可解除紧张与孤独感,处于一种文新、体贴的心理状态,或由医护人员陪同,与产妇交谈,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感。并讲解分娩知识,给产妇心理上、生理上、感情上的支持,消除紧张恐惧,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充满信心,全身放松,提高痛阈,减轻疼痛。让产妇在热情关怀、充满信心与希望中度过分娩。

迄今为止,人们在寻找如何能使产妇清醒、无痛苦状态中分娩,但善无一种绝对满意的、安全的、简单且能普及的方法。药物镇痛对产妇和胎儿均有影响,心理治疗分娩痛有重要作用,但不是绝对止痛的方法。分娩监护,医护人员的爱心及认真负责的诊治起主导作用。产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有妇产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必要的,把心理治疗法融于医疗保健中,才能让产妇享有生殖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