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

张海云

张海云(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012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341-02

【摘要】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救治中的护理措施。对我科5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评估,要有时间性和准确性;观察病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要有预见性的判断,护理要有整体性。专科护理观察直接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和预后,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往往有发生突然、伤情重,病情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已成为神经外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28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96例,女132例;年龄1-79岁,平均35.5岁;

其中车祸420例,坠落伤31例,撞击伤36例,塌方砸伤11例,其他31例。经完善检查最后明确诊断为脑挫裂伤360例。硬膜外血肿97例,硬膜下血肿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7例,原发性脑干伤32例,颅内血肿238例,颅底骨折107例,脑疝53例。按Glasgow评分计分,入院时GCS≤8分229例,12分GCS>8分185例,GCS>12分104例。

2护理体会

2.1入病室的抢救护理迅速了解病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伤后有无意识障碍,有否中间清醒期,肢体活动情况,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立即检查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伤情判断;若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或切开畅通气道、应用复苏药物,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人工呼吸及人工循环,并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患者取适当体位,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或症状,有手术指证需要立即行手术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紧急做好术前准备。

2.2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加之误吸及舌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呼吸道梗阻,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内异物,并放置口咽通气管,避免困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机械通气。吸痰可兴奋咳嗽反射中枢产生低氧血症增高颅内压,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颅低骨折、耳鼻腔有血液漏出者吸痰时严禁从鼻腔吸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颅内感染。

2.3颅脑损伤患者的特殊护理观察

2.3.1意识观察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以根据GCS评分来判断。护士必须掌握意识状态的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如伤后即昏迷很深,说明颅内损伤较重,如昏迷逐渐加深,说明继发颅内损伤的形成发展。

2.3.2瞳孔观察瞳孔的变化也是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通过观察瞳孔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射情况来判断脑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有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同侧有血肿形成或继发水肿严重,有脑疝形成;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不规则、对光反射迟钝或出现眼球分离,表示有脑干损伤;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脑疝晚期,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2.3.3颅高压的护理颅内压增高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必要时可采用颅内监测仪,一旦颅内压增高,及时汇报医生采取措施。脱水疗法为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的重要措施。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在15—30分内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毫升,减轻脑水肿,以迅速降低颅内压,预防进一步颅脑损伤发生。给予高流量氧气的吸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

2.3.4生命体征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其生命体征发生异常改变。在紧急抢救中要密切观察变化,详细记录,以预示病情变化。患者出现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力、呼吸变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升高;如出现血压下降、脉弱而速、呼吸浅而慢,多为脑干损伤或脑疝晚期或失血性休克。发现情况,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脉搏的观察要注意脉搏的强弱、节律、速率以及血管弹性的好或差,不可机械的观察记录脉搏的次数。枕骨大孔疝的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骤停,需要特别注意。伤后体温在40℃以上,多为下丘脑损伤或脑干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应用冰毯机加强物理降温。

2.4重视心理护理出现颅脑损伤后,家属和意识清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抢救工作密切配合,以快捷的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急救技术取得家属的信任。及时向家属提供抢救的信息,取得理解和支持。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恰当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

3讨论

通过对52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护理,可以体会到:入院后首先要保持生命体征稳定,保持呼吸循环稳定,这是进一步救治颅脑损伤的前提;护士对创伤患者的伤情观察、评估,要有时间性和准确性。必须不断提高抢救意识,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抢救技能;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病情做出综合的、有预见性的判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护士细心的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掌握病情发展趋势;护理观察直接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救治和预后,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7.

[2]寇贺荣.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