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张涛1韩壮2赵家驹2李奇志1焦明海1

张涛1韩壮2赵家驹2李奇志1焦明海1

(1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110041)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骨科110041)

(3沈阳市中大骨科医院110041)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6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6例。结果:随访6-21个月,平均13.7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行有效,止痛效果好,便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59-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轻微外伤易导致老年人胸腰椎骨折,骨折后的卧床将引起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我院自2006年12月-2012年6月,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15例、女21例,年龄63-85岁,平均72.5岁。轻微外伤史29例,7例无明显外伤史。骨折部位:T11椎体骨折9例;T12椎体骨折11例;L1椎体骨折13例;L2椎体骨折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光片,CT,及MRI检查,证实为椎体骨折,并排除骨肿瘤。患者术前均无神经症状,CT检查证实椎体后壁完整。并经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手术方法采用俯卧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酌情行牵引,尽量将椎体骨折复位。常规消毒,铺单,于伤椎椎弓根部位施以局麻。术中于“C”型臂X光机定位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兼带术中CT定位,于伤椎棘突旁开2-3CM,通常于椎体骨折严重侧入路,亦有双侧入路者。应用椎体成形术专用穿刺针,与椎体矢状面夹角约15°-20°,通过椎弓根插入至椎体前中1/3处,侧位透视位于椎体一侧近中线部位。术中CT定位使穿刺针部位更加精准,施术更加安全。拔出穿刺针针芯,将处于拉丝末期医用骨水泥注入,骨水泥注入量约3-5ML。骨水泥注入期间,全程透视下监测,并询问患者双下肢感受情况。

术后处理手术当日患者卧床,术后次日患者着支具保护下坐起及离床功能锻炼,排摄伤椎处X光片。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配合钙剂抗骨质疏松治疗。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数据以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约20MIN-40MIN不等,骨水泥注入量约3-5Ml不等。其中11例采用双侧穿刺,均为先前病例,余25例采用单侧穿刺。术后患者腰疼均有明显缓解,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3天不等。随访6-21月,平均13.7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术前7.8±1.5,术后第三天1.8±1.2,末次随访2.1±1.2。发生渗漏病例2例,一例为椎间隙渗漏,一例为椎体前渗漏,均未对患者造成影响。其中一例,术后2月无明显诱因再发腰疼,经MRI检查,发现临近上下椎体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此例未再行椎体成形术,经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症状缓解。

讨论

临床上骨质疏松导致胸腰椎椎体骨折逐渐增多,与人口老龄化有关。患者通常无明显外伤史,或外伤史很轻微,但腰疼明显,体位变化时为甚。椎体成形术有效地解决了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问题,使患者减轻病痛,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椎体成形术止痛的原理是,骨水泥增加了骨折椎体的强度,减轻了塌陷椎体的压力,且其机械性固定作用,使椎体得到稳定,而制止了引起疼痛的微小骨折[2]。通过骨水泥的注入,使骨折椎体得到强化,相对于临近椎体强度明显增加,应力发生改变,本组病例发现一例术后2月无明显诱因再发临近上下椎体骨折。但本组病例较少,此情况发生是否由椎体成形术引发,还有待研究。因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关,故本组病例在行椎体成形术的同时,配合鲑鱼降钙素加钙剂治疗骨质疏松,以巩固疗效。

本组病例,先前病例多采用双侧穿刺,力争骨水泥注入充分,分散均匀,在机械角度上使椎体得到彻底的强化。但此也明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费用,使渗漏的并发症增加。此类患者常见体质较差,且多伴有心肺功能异常,手术时间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手术风险。后期病例多采用单侧穿刺,将进针点稍偏外,倾斜角度稍大,这样可使穿刺针针尖位于椎体中央。本组病例发现,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腰背痛缓解率相似,与相关文献报导一致[3]。

椎体成形术常见的并发症是渗漏问题,渗漏常见部位是椎旁静脉丛、椎旁软组织、椎间隙、椎管内等[4],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避免渗漏的措施,包括定位要精准,避免反复多次定位穿刺操作,对伤椎造成新的裂隙及孔道,如继续遵照术前的CT片操作,易造成骨水泥外渗。如应用术中CT扫描,则使操作更加精准。注入骨水泥的过程中,须全程透视下监测,发现异常,随时停止。且渗漏还与骨水泥注射量、粘度、注射压力相关,注射易缓不宜急。相关研究表明,骨水泥注入量与疼痛缓解无直接关系,相反骨水泥注射量多,相关的并发症也亦增多[5]。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

[2]甘锋平,谭海涛,江建中,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1):1019-1020

[3]邓建河,陈歌海,林惠华,等.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对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1):1011-1012

[4]郑劲锋,白龙,陈新来,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8):672-674

[5]KaufmannTJ,TroutAT,KallmesDF,etal.Theeffectsofcementvolumeonclinicaloutcomesof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AJNRAmJNeuroradiol,2006,27(9):1933-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