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应用

张晓

张晓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1400)

【摘要】目的:研究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抽选本地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148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4),对照组老人给予社区常规居家养老护理,观察组以Orem自理模式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老人生活质量、SAS评分及护理常识掌握程度,分别计算各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老人生活质量(73.9±8.7)分及护理常识(45.7±2.6)分高于对照组(56.3±6.9)分、(37.6±3.5)分,SAS评分(43.6±4.8)分低于对照组(56.2±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人及家属护理满意率9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临床效果好,能显著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增强其护理常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73-02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快,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得到家人或保姆照看,但大部分家属不知道如何正确对老年人群进行居家养老护理[1]。Orem自理模式又称自我照顾模式,强调自我照顾的需要是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理能力针对性的给予护理[2]。笔者研究了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月抽选本地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148名,其中男68名,女80名,年龄60~87岁,平均(71.6±3.1)岁;病后卧床者32名,病后功能锻炼期者41名,基本健康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46名,无严重疾病史身体健硕者29名;排除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者,排除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足6月者,排除精神异常、读写能力不能配合研究及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上述符合条件的148名老年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4),两组老人在年龄、性别、病史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老人给予社区常规居家养老护理,定期体检、探访,询问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以Orem自理模式给予针对性护理,为老人建立社区养老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每位老人身体情况、既往史等基本资料,参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LD)评估老人自理能力,针对老人自理能力给予针对性护理。①全补偿系统,对卧床恢复期无自理能力老人给予全面帮助,指导家属参如何给予老人正确的家庭病床护理,对卧床老人指导卧床护理,对功能锻炼期老人指导锻炼方法等;②部分补偿系统,对有部分自理能力的老人由护士或家属和老人共同参与自理活动,满足其自理需要;③辅助教育系统,老人有自理能力者,由护士进行教育支持,指导老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其如何预防疾病。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同时给予老人心理护理,要求老人家属配合维护老人心理健康,预防疾病和不良事件,两组按照上述护理方式持续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

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护理后由老人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别计算满意率;参照Barthel量表、SAS量表对护理后两组老人进行生活质量(0~100分)、焦虑程度(0~80分)评估,制定自我护理常识问卷(0~50分),调查护理后老人自护知识掌握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生活质量、焦虑程度及护理常识数据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满意率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铜继续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人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老人生活质量及护理常识得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老人及家属护理满意率95.9%(70/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7%(5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如今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度过晚年生活,其生活质量的保障则归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护理质量[3]。但社区护理人员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优质护理是社区服务中心面临的严峻问题[4]。

Orem自理模式能为社区护理提供一种灵活的护理方案,给予老人所需的护理。邓暑芳[5]等学者报道称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公寓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根据老人自理能力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黄平兰[6]等学者报道了Orem自理模式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Orem自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笔者研究了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老人生活质量(73.9±8.7)分及护理常识(45.7±2.6)分高于对照组(56.3±6.9)分、(37.6±3.5)分,SAS评分(43.6±4.8)分低于对照组(56.2±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人及家属护理满意率9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养老护理中,能显著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使老人更好的掌握自我护理常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敏.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4,20(2):102-106.

[2]王艳兰.Orem自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7106-7107.

[3]李颖奕.居家养老服务使用观念与行为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基于广州市D区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109-112.

[4]韩雪梅,周育瑾,赵鹏,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3):776-777.

[5]邓暑芳,黄红玉,张晓丹,等.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公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268-2269.

[6]黄平兰,蒋技科,周金红,等.Orem自理模式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