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李进红

李进红(衡山县实验中学湖南衡山421300)

语文科是中学各教学课中最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虽说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兼备了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然而毕竟基础性居多,人文性只是一种点缀,而语文科却能更集中、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人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教学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而中学语文呢?则是基础的教学、知识的教学。其实不然,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固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但也不能忽略人文素质的熏陶,只有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素质的熏陶,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笔者试图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概括为:真、善、美、情、思五个方面,使中学语文教学中所要体现的人文素养由虚到实,有迹可寻。

1.真诚之心

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正派的人,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归根结底就是要教学生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而一个有良知的人就必须有一颗真诚的心,务实事、讲真话、做真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今社会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有教学生有一颗真心,才能在物欲横流中抵制诱惑,坚守立场。

世间难能可贵的在一个“真”字。如何教学生求真呢?这便需要树立榜样进行教育。然而中学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刻意树立榜样容易造成学生的烦腻心理,收效甚微。我们所强调的是“渗透”,也就是在欣赏作品讲述作家时,及时抓住闪光点,水到渠成地引向教人求真的初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畏强权,不惧暴力,讲实话、进箴言。屈原坚持在楚王面前讲真话,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最终被诬陷而遭流放。韩愈在忠臣都向皇帝歌功颂德的时候,却严厉批评皇帝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不积极振兴经济却去迎接佛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结果被贬谪潮州,元稹、苏轼等等文人无不如此,都曾经讲真话而遭遇坎坷的命运。这些人当然可以选择虚假而让自己得一时荣华富贵,但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是有良知、有责任心、顶天立地的人,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在说话做事的人,因此虽命运多舛,却始终坚持天地之间凛然正气。还有近代鲁迅、巴金、老舍等,如鲁迅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就坚持要绝假存真,要用笔揭破国民的劣性根,要让民众赤裸裸地“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要瞒和骗。

先贤们虽屡遭挫折却仍用百倍的毅力和勇气在追求一个“真”字,这些真实事迹本身就极具感染力,再加上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必定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说真话很难,但是,当无法说真话的时候,不做一个虚假的人,这也许是我们在教学生“求真”的时候,所要强调的一个起码的底线了。

2.良善之性

人文素质教育还应追求“善”,其实也就是道德教育。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善”的萌芽,只要不断培育,则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其实也就是说要培育一颗“仁”心才能知恩感恩,懂怜悯、晓宽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拥有恻隐之心,便拥有广阔的胸怀,能爱人便能促使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这方面有更多的表述。近几年来,国学热潮的现象也正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值得我们一再挖掘,并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古人用智慧栽下的树,供给我们后人来乘凉。

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传统文化的课文时,不能只拘泥于古文字句的解释中,还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如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分别归类进行讲解,学生可以相互联系对比,印象自然便深刻了。当然在讲解中,我们对讲授的内容要把握适度,不宜太深,应浅尝辄止,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知识。

3.审美之感

中学语文教学还应体现审美教育。海德格尔说过“人是诗意的栖居者”。要让生活充满诗意,自然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中学语文课应启迪学生用细腻的心去感受世界,于细微、平凡处发现美和真情。

前人于弱柳扶风处看洞庭秋波,于瓦屋纸窗下品故都青茗,于亭台楼阁处观落霞孤鹜,于春江月夜下赏海上明月,这些都是诗意人生,是用善感的心发现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充满了生命的惊喜,就像一阵灵光激荡起心灵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像一股清澈澄明的清泉,像漫山遍野烂漫的小花。这种美的感受能唤起人心底深处的温情,这样的人才能有爱和美的情怀去关怀世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宁可当个山野老农来换得生命的自在。在简陋的生活之中,在锄草种豆之余,还能悠然望远,采菊东篱,还能愉悦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并自得无法与人辨明的真意。正是这样善于捕捉美,才让许多文人墨客于失意时还能自得其乐。“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暗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看人们如何去发现他。在中学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诗文间领略旖旎风光和诗意情怀。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须用心感知文章中的动人之处,然后才能动情细致地进行描述,才能对学生形成一种感染力,使学生如沐春风,从而达到审美教育之目的。

4.中学语文的人文素质还应体现在情感教育上

情感教育范围较广,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不幸的时候应以怎样的情商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一部分学生意志薄弱、缺乏坚定的理想信仰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一旦遭遇挫折,便容易沮丧绝望而做出伤害自己甚至伤害他人或者报复社会的极端举动,给自己、他人造成永难弥补的伤害。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少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具备和谐健康的人格,这才是社会当今正需要的人才。当然,中学语文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它可以通过文学的情感力量和作家的感人事迹来启发学生,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事实上,很多知识分子在人生旅途中都是经历磨难的,当我们再讲述作家生平和分析作品的时候,便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们遭遇的困厄,使学生明白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明白磨难是人生必修的一门功课,它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例如,在讲苏轼的诗文时,可告诉学生,苏轼满腹经纶,仁民爱物,却始终不为朝廷所重用,而且还受到小人排挤和压制,一再贬谪,直至当时最荒蛮的海南岛。居住环境简陋,水土不服,瘴疠之气严重,年老体衰,多么艰难!然而苏轼选择乐观和坚韧,九死一生之后,他还能说,“九死荒蛮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古往今来,这样的知识分子很多,只要我们认真把握,我们的教学必有良好的收效

5.思辩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当代中学生应当会思考、敢怀疑、明是非。孔子都认为,人不应当是一个器物,只能被填充,而应当有自己的思想,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也可以怀疑和辩论。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的中学课堂教学,应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是辩论。例如,学习“祥林嫂”这一课时,便可以在疏通文本让学生了解了祥林嫂这一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讨论当时的社会背景,讨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等等。“五四”以来,鲁迅等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都发现,正因为我们民众长期以来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逆来顺受,恭顺驯服于苛政之下,才会导致思想麻木,任人奴役的下场,所以他们一再强调怀疑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非常值得提倡,合理的怀疑,才能改变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有怀疑的精神,才会有创新能力。

以上概括的“真、善、美、情、思”五个方面,便是希望能够将容易被虚泛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引,以此为中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出发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最理想的初衷让人文素质像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若有一点触动、一丝共鸣,便已经可以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