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探索

王赫

王赫(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摘要: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整本书”阅读无疑成为了语文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整本书”阅读蕴含着极大的价值但也缺乏现实的教学操作性,基于语文课时的有限性,本文强调单篇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以在课上积累,在课下实践的方法进行了可行的探索,目的在于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9-156-01

当前,学生的阅读容量较低,“碎片化”阅读占据了中小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难以平静下来看书;教师为了应付考试使得“整本书阅读”流于表面,而由于语文课本的有限性使得单篇阅读成为常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状况差,写作素养不高,经典作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针对这一现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一个任务群“整本书的阅读与探讨”旨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高阅读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读整本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整本书的有效探索途径扩大阅读量,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节选文,整本书阅读的起点

首先基于语文课本来看,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都是以单篇的形式来设定的。单篇课文只能展示人物、情节或环境的一个“点”,整本书是一个信息链,是点与点之间的紧密联结。应该以单篇为突破口让学生生成阅读整本书的欲望和热情,发现点与点之间的联系。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若老师“用教材来教”,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么这样的一本经典著作对学生来说似乎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既然是《红楼梦》的节选,我们应将二者联系起来,以这一篇去引导学生看整本书,用整本书来评价这一篇的价值。若教学只着重于品味贾宝玉、林黛玉等的语言,分析他们的性格,可真是偏离了选文的价值轨道,收获甚微了。《林黛玉进贾府》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作用,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向读者展示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及环境的整体布局,可谓是通向全书的一扇门。用问题“宝玉初见黛玉时的‘好像远别重逢的一般’”,将学生引向第一回故事缘起;林黛玉眼中的贾府与第二回的冷子兴口中的贾府、第六回“刘姥姥进荣国府”和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行比较,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眼中贾府的人情世故,建筑结构的不同,把学生引向不同的章回,有助于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发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用单篇来调动学生咀嚼整本书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整本书的阅读期待。

(二)课堂环境,整本书阅读的方式生成

课堂时间有限,老师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和思维能力。

在课上要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余党绪老师在课堂上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堪称典型,在《鲁滨孙漂流记》这本著书的教学课堂上,“一人,一岛,28年,何德何能?哪些因素让这件事成为可能?”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一人,一岛,28年提炼出了小说的基本情节。“哪些因素让这件事成为可能?”“于无疑处生疑”,在大家容易忽视的地方点亮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推动着学生层层深入的探索问题,让学生走进文本当中,在名著中走了一个来回。余老师的课既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又触碰了思辨的灵魂。我们也应该从中借鉴,阅读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应该有学生独立的体验和思考,并敢于质疑。

老师还应该巧妙抓住读写的结合点,使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如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文章对三拳的刻画很独到,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并且使用了通感的手法,不直接写触觉,而是调动其他器官的感觉来写,另外还运用了三种本体和喻体形容这种感觉。教师在细致分析后,可以趁热打铁,抓住写作的契机,让学生进行这段话的仿写训练。经常性的小段仿写既促进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的发展,还锻炼了学生的言语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延伸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阅读在课上进行是暂时无法实现的,只能靠课外阅读这个坚强的后盾去支撑,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发展。

1.构建阅读师生共同体,为“整本书阅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多数语文老师缺少阅读整本书的机会,导致整本书的教学浮皮潦草,学生也缺乏该有的文学素养,所以构建师生阅读共同体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要会读书,有自己的亲历的过程,才能从中找到适合的教学资源,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应该具有积极性和阅读意识。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推荐优质的作品,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余热与学生共同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对于师生阅读共同体来说,教师是起良好的阅读示范作用的,老师随时手捧一本《红楼梦》,随看随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去自主阅读。并抽出自习的时间,教师就这本书,对于“宝黛的爱情”、“四大家族的衰败”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将读书笔记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从中获益,让学生也产生阅读和分享的积极性。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障碍时可以及时与教师交流,如引导同学绘制《红楼梦》人物关系图和贾府的建筑图,帮助学生理清书中的脉络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整本书有更清晰的认识。还可以给学生推荐《红楼梦》的相关评论性书目,如刘心武的《林黛玉之仙境之谜》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黛玉,有新的收获。

2.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力,充满个性的人,也具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避免过度的限制。大多学生喜欢神秘,冒险的阅读书籍,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推荐多类型的有趣的文学作品,如国外的名著和小说,给他们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去阅读和探险,自如的在阅读里徜徉,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

可见,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中,锻炼了交际能力。教师在这个实践活动中也能多读几本好书,得到了文学经典的熏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2.余党绪.一人,一岛,28年,何以可能?——《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课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6):4-9.

3.黄厚江.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