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封管方式对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 1

改良封管方式对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关成姣

关成姣(湖北省潜江市龙湾卫生院433139)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303-02

甘露醇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易对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轻者引起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引起无菌性静脉炎。临床上一般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据文献报道,采用静脉留置针反复静滴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达100.00%[1]。我们通过实施在每次输注甘露醇后实施0.9%氯化钠注射液5ml脉冲方式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旨在探讨临床上减少应用甘露醇致相关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6-10月入住我院内科接受甘露醇治疗的80例病人。

1.2分组资料将这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岁。改良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岁。

1.3方法2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给予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常规组每次静脉滴注甘露醇后,采用2.5ml肝素盐水封管;改良组每次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先0.9%氯化钠注射液5ml脉冲方式冲管后,再用肝素盐水2.5ml封管。

1.4静脉炎分级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2]。Ⅰ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结果

两组甘露醇相关静脉炎发生情况,见表1。

表1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例(%)]

由表1可见,改良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输入甘露醇后先用5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3讨论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药物,当静脉输入时,血浆渗透压生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导致静脉周围组织损害,引起无菌性静脉炎[3]。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组织局部红肿,沿静脉走行的皮肤变红,甚至出现条索状改变等静脉炎的表现。静脉炎导致血管不通,不仅为患者身体带来痛苦,而且有条索状改变的血管管腔变狭窄,为下次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易于被组织吸收。脉冲方式冲管是深静脉导管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减少药物在导管内壁的积淀。通过脉冲方式静脉推注5ml生理盐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冲去血管壁上残留的甘露醇,而且生理盐水也稀释了药物在局部血管内的沉积,从而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因此,静脉输注甘露醇后正压脉冲方式静脉推注5ml生理盐水,然后再用肝素盐水封管,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保护了血管,对于频繁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建平,田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3.

[2]付青华,赵雁.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

[3]孙炜欣,林立辉.甘露醇的毒副作用及相应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