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张越聂英男桂海艳刘建宇

张越聂英男桂海艳刘建宇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150026)

【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经由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肝脏结节性疾病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对良性结节的灵敏度。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患者的确诊率96.51%高于超声检查的81.40%,且扫描出77例良性结节,即灵敏度96.25%高于超声检查的81.2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借助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的效果良好,既能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又可增强对结节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79-02

病理学检查虽然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其常用方式为活体组织检查,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1]。为此本研究将86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接受多排螺旋CT与超声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日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收治的86例经由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本组患者男女比例44:42,年龄35-65岁,平均(50.12±8.73)岁;病理检查结果:80例为良性结节,6例为恶性结节。本组所选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重要研究价值。

1.2方法

多排螺旋CT扫描:选用GE64层螺旋CT扫描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予以平扫;然后设置仪器数据:120kV管电压、270mAs管电流、5mm层厚、1mm螺距,对患者予以容积扫描;选用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经患者肘部静脉注入,控制速率在3ml/s,随后分别在注射30s、60s和180s时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超声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后按照常规流程予以超声扫描检查。

1.3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比较两种方法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以及对于肝脏结节的灵敏度,结节良性诊断标准:病灶中心有瘢痕、密度呈辐射状分布,或者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等密度分布;结节恶性诊断标准:病灶中心坏死,或者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低密度分布,但延迟期增强扫描无强化[2]。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以X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法确诊率比较

多排螺旋CT扫描确诊率高于超声扫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种方法确诊率比较[n(%),n=86]

扫描方式确诊误诊漏诊

多排螺旋CT83(96.51)*3(3.49)0(0.00)

超声70(81.40)9(10.47)7(8.14)

注:与超声扫描比较,*P<0.05。

2.2两种方法灵敏度比较

多排螺旋CT扫描出77例良性结节,灵敏度高达96.25%(77/80);超声扫描出65例良性结节,灵敏度是81.25%(65/80);两组灵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CT扫描技术日益成熟,其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此次研究主要从确诊率、灵敏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究多排螺旋CT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肝结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同时导致肝小梁排列紊乱的病症;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中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肝血管瘤,其次表现在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其中后者在原发性肝脏肿瘤疾病中的比例为8%,表明其属于罕见性良性病症[3]。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多排螺旋CT扫描方式共确诊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83例,高于超声扫描的70例,提示多排螺旋CT诊断该病症的准确率较高。分析原因在于,患者肝脏内部异常血流中的肝细胞反应性出现增生病变后,难以与纤维板层型肝癌、肝细胞腺瘤等区分,所以目前临床较为广泛应用的超声检查在患者发病早期时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不利于患者及早获得确诊与治疗。而本研究中应用的多排螺旋CT扫描穿透性较强,可以经由血管造影将病灶中的血管清晰显示出来,即中央动脉及其周围血管呈轮辐状分布,且该方式亦能够扫描出患者体内小型病灶结节,从而有助于医生掌握患者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概况。

另外本结果显示,在良性结节检查方面,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更高,即共80个良性结节中其检出率高达96.51%,高于超声的81.40%。究其原因,良性结节中的肝脏血管瘤在动脉期中可均匀强化且呈花环状,在门脉期中开始扩展至病灶方向,螺旋CT延迟扫描即表现为高密度分布;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主要特征是结节异常、血管畸形以及胆管增生,在螺旋CT中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且门脉期出现等密度或者略高密度。由于受时间、环境、样本容量等因素限制,本研究尚未分析多排螺旋CT与超声检查两种方式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后加以探讨。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较高,可作为该病症的可靠诊断依据,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柴瑞新,唐业欢,叶慧义.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CT和MRI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11):812-814.

[2]韩志云.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价值评判[J].医学信息,2014,31(5):264.

[3]张泽明,林义秋,陈耀康.多排螺旋CT增强诊断肝局灶结节样增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8(29):1278-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