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气虚发热临床应用刍议

张晓枫

张晓枫(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生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气虚发热甘温除大热理论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36-02

Clinicalapplicationofqideficiencyfever

ZhangXiaofeng

(Lanzhou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c-TechCollege,GansuLanzhou730000)

【Abstract】Qihowheating?FromtheanalysisoftheoryofyinandYang,QibelongstoYang,Yangdeficiencycoldwhenthestudents,howtogenerateheat?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Qideficiencyandheatunderstood,ortheratherunknown,anditscausesandmechanismofitisstillnotclear.Therefore,elucidatingtheQideficiencyandheatsources,clearandheatingmechanism,researchandclinicalapplicationofheattothetheoryofTCMdevelopmentisessential.

【Keywords】QifeverSweat-Warmclearingheattheorydevelopment

1.气虚发热的理论渊源

《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可以说《内经》奠定了气虚发热理论的基础。而金元时期是气虚发热理论的成熟和完善时期。其中李东垣对气虚发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脾胃论学说,对脾胃内伤的阐发、内伤热中证病因病理的论述等等都作了很好的论述,主张升发脾胃之气,由此引申出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到了明清以后,研究气虚发热的医家最多,从而使气虚发热理论更加丰富,认识更加深刻。其中明代医家张景岳对气虚发热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在《景岳全书》[1]中提到气虚发热是“有根之火浮于外而发热。”清代吴谦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精辟的总结。他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内伤外感辩似》[2]中曰“内伤外感皆发热,内伤之发热,热在肌肤,以手扪之,热从内泛,不似外感之发热,热在皮肤,以手扪之,热自内轻也。”此后近现代医家对气虚发热又有所阐发。如邓铁涛教授[3]认为甘温不仅能除热,而且能除大热,方除补中益气汤外,还可用当归补血汤等。总之,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论述颇多,这些理论为我们治疗临床上的一些发热性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2.气虚发热的机理研究

一脾虚致心火亢盛,心火乘土生大热。李东垣在脾胃论[4]中曰:“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亢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生化营血不足,则心无所养,以致心火独亢“心乱而烦”即是其症之一,李东垣在治疗时,常加用黄连一味以去心火,即是明证。心属火,脾胃属土。脾胃气虚能使心火独盛,心火独盛最易移热于脾胃。脾胃主身之肌肉,故脾胃有热就会淫于肌肤,产生犹如阳明经证的大热症状,如脾胃论[4]说:“心火亢甚,乘其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又云:“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

二脾胃气虚则肾失滋养,肾火内生。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肾有懒于脾胃后天之本的滋养。如果脾胃气虚,生化不足,则肾失滋养,肾阴亏虚,以致肾火内生。如脾胃论[4]曰:“夫脾胃虚弱……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素问·厥论篇曰:“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就是肾阴虚致虚热的一种临床表现,除此之外,症状表现还有“显热躁”;肾火上冲,变证蜂起,如李东垣所举:“脾证始得……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为烦热、为头痛、为渴、为脉洪。”肾火犯肺,肺失肃降,则“气高而喘”;肾火犯心,则“烦”;肾火犯肝,肝阳上亢,则“头痛”;肾火上乘土,脾胃热甚则热中,而有“热、”“渴”“脉洪”之象。这一系列症状的出现皆在脾胃虚引起肾火的情况下产生,在脾胃论[4]中有一句纲领性的论述,即“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综合以上二方面,此“火邪”应指由脾胃气虚引起的心火和肾火而言的。

三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伏火内生。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脾胃论[4]亦曰:“饮食劳倦所伤……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分工协作,维持着正常人体的生理平衡,脾胃乃升降运动之枢纽,在维护阴阳、气机平衡协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若饮食劳倦太过,损伤脾胃之气,则脾胃升降失常,脾不能升浮清阳,胃不能沉降浊阴;清阳不升则阳气失于宣散,浊阴不降则郁而生热,由此,伏火自中焦而生,因而就会出现种种内热的病症。

四脾胃虚易外感邪而发热。脾胃论[4]曰:“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气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卫主卫外,司抵御外邪,其产生赖脾胃对水谷饮食之生化。若脾胃之气衰弱,则元气不足,卫气亦随之而虚,则清阳就无以发腠理、护皮毛,邪气即乘虚而入,此属气虚外感,临床表现为患者弱不禁风,易感外邪,且邪气常留恋难去,病情缠绵,正虚而邪恋。邪正争于表则发热,或高或低,时轻时剧,劳则增甚,逸则减轻,此气虚之所以发热之另一径也。

3.临床辨证﹑治疗用药

参照《中医内科学》教材第四版[5]“内伤发热,气虚型”相关拟订:1.各系统发热性疾病只要中医辨证属于气虚内伤发热范畴,都可以考虑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方中用黄芪、人参、炙甘草大补脾胃之元气;升麻、柴胡能引胃中清气上行,扭砖中气下陷趋势,尚能引参芪甘温之气味上行,补卫气而实皮毛,使卫外固摄;白术苦甘温以除胃热;当归养血调营;陈皮理气和胃,有利于甘温药之运化,防其呆滞之弊。2.劳役失宜是气虚型内伤发热最主要的病因,而久病体弱者有增多的趋势,在辨证论治时,充分考虑上述诱因,对指导诊断思路,及早针对病因治疗,判断预后是有帮助的。3.不论体温表是否显示发热体温,不能作为气虚型内伤发热的辩证依据。4.主症是:发热或自觉发热和一派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语音低微,短气乏力,头昏目眩,不欲饮食,食入即满,腹胀便溏,动则汗出等。5.主要舌象是:舌质淡苔薄白。6.主要脉象是:虚脉,按之无力。

4.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气虚发热由于临床缺乏阳性指标,往往西医治疗无从下手,而中医的辩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的整体恒动观却显示了极大的优势,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手段,进一步地对气虚发热的病机、临床病症、药物治疗进行研究,对攻克临床的一些疑难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气虚发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相关实验与临床研究,仍将是中医学一个研究重点,有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3]李辉,刘建民等.气虚发热学说源流探讨[J].山西中医,2001,17(5):5~7.

[4]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5]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