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究

黄雯倩

黄雯倩

(西平县中医院内科;河南驻马店4639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4-0072-02

终末期肾病将引起患者肾功能障碍,为了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常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替代治疗手段[1]。维持性血液透析以良好的血管通路为基础,所谓血管通路,是现代肾脏病代替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2]。值得注意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疗程漫长,需行静脉内瘘手术建立血管通路,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影响到治疗效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必须加强护理干预。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83岁,平均年龄为(58.3±1.6)岁;其中,慢性肾炎8例,肾小球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6例,肾动脉硬化3例,多囊肾2例;②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81岁,平均年龄为(57.9±1.4)岁;其中,慢性肾炎8例,肾小球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6例,肾动脉硬化3例,多囊肾2例。从性别及年龄分布、病症类型等基本资料上看,对照组和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以下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及家庭负疚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忧虑和烦恼,合理劝慰引导患者,向其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家属应该多关心患者,在患者面前少谈论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不要显露出恐惧、担忧的神情,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②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站在专业医疗角度上,采用口头宣讲、健康知识卡片等方式,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原理、血管通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个人卫生、饮食、作息方面的自我管理事宜,比如说治疗前不得食用油腻刺激的食物,治疗后不得剧烈运动;③饮食护理干预。饮食宜清淡,低钠、低钾、低磷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4-6g,每日钾摄入量控制在2-3g,尽量避免食用蛋黄、豆制品、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类等富含磷元素及胆固醇的食物,注意补充钙元素、维生素C及叶酸等,食用适量鱼类或禽类白肉、蛋白等补充优质蛋白质。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预防出血。检查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的情况,进行穿刺安全评估,确定最佳穿刺部位,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术后观察手术创口有无渗血或血管杂音,若渗血可使用纱布轻压止血,合理应用抗凝药物;②预防感染。合理选择穿刺部位,皮肤破损、血肿或感染处不宜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离心式消毒法,清洁周边8cm×10cm区域,消毒两遍,干燥后进行穿刺。若出现内瘘感染,及时调整血管通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透析后穿刺部位不要碰水;③预防血栓。提前行静脉造瘘术,内瘘成熟后进行血液透析,指导患者静脉穿刺后适度按压血管,休息时采取正确体位,以防压迫内瘘手臂,高凝血状态患者遵医嘱应用抗凝血药物,若早期血栓形成,将25至50单位的尿激酶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内瘘近端注入;④预防血流量减小。定期维护内瘘,指导患者进行内瘘手臂功能训练,促进血管扩张,加强穿刺部位血肿管理,加强内瘘口吻检查,确保管道通畅。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维持血液透析期间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例数,计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等都是临床常见的肾脏器质性病变,随着病程的进展,将造成不可逆的肾脏损害,演变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脏功能障碍无法支持机体的正常运转,只能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比如说血液透析、腹膜透析[4]。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应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干预等措施,提升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度,提高患者病症认知水平,加强自我管理,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念[5-6]。同时,为了降低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需做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方案的正常有效开展,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保证治疗有效性。此外,有学者表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7-8]。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中可知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艳萍.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9):61-63.

[2]张霞.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194-196.

[3]王荧,郑海英,赵珊珊.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1998-1999.

[4]付柏籽,周龙珍,赖细女.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11):44-47.

[5]范转爱.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228-229.

[6]李旭丹.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14-215.

[7]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1):83-84.

[8]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