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供电系统设备管理维护研究与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高压供电系统设备管理维护研究与应用分析

李东

玉林市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小平山供电营业所)53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技术也在稳步提高,高压供电系统的成本低廉,设备装置简单,输电速度快而且低损耗等特点,在我国的城市中应用的十分广泛。同时,高压电供电系统也增加了城市的美观性。但是,高压系统的存在过多,也使得系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高压电系统设备进行管理维护,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分析,希望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高压供电系统;设备维护;应用研究

在电力生产的供电配电的系统中,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生产,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安全性。供电系统的停止,会使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到个人和设备的安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维护电力系统的高压设备,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改进设备的测试,加强对设备的监督管理,加强设备的安全,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企业能够正常的日常生产和运行。

一、高压供电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少成型的管理规范

市场在进行改革,电力系统对下级员工也进行了整改。但是在整改的规程中,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的到统一,所以造成了技术监督和管理模式出现断层的现象,没有专业的技术管理规范作为指导,使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发生困难。下属的工作人员对设备维修管理的认识不够,一些高压供电系统没有标准的设备保护措施,如高、低压开关、监控节点等,即使安装,维修人员在安装过程中也没有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标准的检查和调试,造成系统设备监测数据的失真,高电流和高电流的突然变化。系统中的低压开关柜使电流值剧烈,由于断路、短路等原因,设备出现故障,跳闸失效,大面积供电中断。在供电保护装置安装初期,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设置,往往导致接地不足、过度接地。电阻不同,熔断器大小不同。都是从供电系统设备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上说,能力不足所产生的。

2.投入的维护经费不足

维修管理投资不足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发展,早期投资不足导致生产运营部门不能充分掌握设备状况,影响设备的采购质量,给基本建设留下隐患;在设计过程中,缺乏远见,导致维护系统功能缺失;此外,发电企业也受到影响。从市场上看,整体效益逐年下降,部分发电企业的维修管理投资资金“透支”,使维修工作出现漏洞;一些发电企业在财政压力下,对设备维修资金和维修费用实行限制,导致设备不能按维修量按时维修。

3.缺少专业的维护人才队伍

电厂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高度专业化,从一般环境来看,电厂设备维修相关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量需求,人员不足导致工作量不能合理分配,相关人员往往需要加班,加点的完成工作,加大了工作压力。而企业培训时间不足,限制了相关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如果将部分设备的维修工作外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但是增加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所产生的风险。

二、高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管理维护具体应用措施

1.加强对配电室的维护

配电室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配电室的系统设备部件数量庞大,电线非常复杂,因此,维护人员在配电室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应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是具体观察和记录检查情况,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或灾害期间,检查的强度和频率应不断加强,如室内温湿度是否正常,室内环境是否正常,供电系统中的高频绝缘陶瓷是否存在瓷滴、裂纹、放电、电晕等不良状况。检查互感设备,保护设备和监测设备连接,检查电容器的工作负载和膨胀等。

2.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力度

变压器的维护对稳定电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维修人员每季度可以对高压供电系统的变压器设备进行一次维护。在发生停电时,仔细清洗外壳,检查油封垫圈的状况、接地水平、绝缘电阻数据等,清洗设备的外围,防止触电事故。配电柜应分段保护。维修人员应检查维修期间的停电情况,具体维修内容包括:母线接口是否有放电,接头是否有感应腐蚀,接头是否清洁,设备部件是否固定等;检查配电柜的开关是否损坏,开关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电流互感设备连接正常,熔断器设备不被烧坏等。

3.落实管理规范

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实行责任制,详细记录每一次维修的内容。对于每一系统设备,供电设备需要针对个人进行定期的季度监督和维修评估,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与个人联系以恢复快速供电也更方便。在安装互感设备和监测时设备、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电压状态和电子元件的运行水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第一次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对于系统设备运行数据的日常监测,第一次存储并立即发送给配电所,特别是设备温度、电压。为了提前预测风险,快速采取补救措施,无论运行是否过载,都应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比较,以便提前预测风险,观察和判断高压供电系统设备是否处于可靠的环境中。

4.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建立完善的变电站运行系统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变电站工作对各变电站系统操作人员的维护和检修,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具体的责任。将每个维护指标分解成数千个小指标,做好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完善维护体系,当设备故障时,维修人员应立即进行维修工作。设备恢复正常后,应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今后能够正常使用,严格遵守安全标准,此外,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完整的奖惩机制,任何事故或不按标准运行的现象,都必须对个人责任进行调查,这样才能促进安全责任的实现。变电所经营者要形成严格的工作作风,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深化职工的责任感。为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某变电站积极组织和安排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观看安全教育纪录片、书写自己的看法、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等。有了这种个人经验,让员工加深安全生产标准操作意识。同时,通过自己和同事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讲座,提醒自己,看到不正常操作造成的事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每个人的心都被触动了,这种情绪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次,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得到了积极回应,安全管理的理念也被每一个人所铭记。

三、结束语

总之,维修人员需要密切关注高压供电系统设备的运行和日常维护,加强对高压设备的检查,加强监控水平,只有不断地对供电系统进行日常操作和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保护企业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李浩.高压供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

[2]贾丽凤,高新宇.谈高压供电系统用蓄电池的维护[J].一重技术.2002(01)

[3]周德红.煤矿高压供电系统网络化继电保护技术改造[J].科技资讯.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