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林丽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将60例使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堵管预防措施。记录两组患者21天内的堵管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流通程度比较发现观察组堵管率远远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通畅比率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预防措施不进能够增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还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对融洽医患关系亦很有帮助。

【关键字】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预防措施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应用于临床上需要中、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常用PICC为双腔耐高压PICC与单腔耐高压PICC,双腔耐高压PICC在临床使用上有着以下单腔耐高压PICC导管无法匹及的优点:测定中心静脉压、满足重症患者多种静脉药物注射需要、高压注射造影剂、避免反复穿刺等[2]。但是双腔耐高压PICC是末端开放设计,容易回流,管腔小于单腔耐高压PICC,所以双腔耐高压PICC容易发生堵管。现对我院使用双腔耐高压PICC患者发生堵管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双腔耐高压PICC堵管原因分析

1.1导管因素

双腔耐高压PICC型号为5Fr,每个单腔为2.5Fr,管腔比单腔耐高压PICC型号3Fr、4Fr的小,更容易堵管[3]。另外两个管腔之间无瓣膜,液体容易回流,并且导管前端亦无三向瓣膜,无抗回流功能。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冲管或封管不到位将直接导致堵管。护理人员容易忽略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操作,封管结束后未先卡好安全卡子就提前撤封管注射器,这些容易使导管内回血,凝血后导致堵管;另外静脉输注高黏稠药物后,未及时采用脉冲式冲管,容易使导管被注输残留液堵塞。另外有护理人员疏忽已输液完毕的患者,输液结束后没有及时更换导管。护理人员对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大部分肿瘤患者因治疗时间较久,PICC留置较长,在治疗间歇期家属不注重PICC导管的护理,会出现堵管的情况发生。而护理人员未细心教导家属使用和护理PICC导管是出现此状况的主要原因。

1.3药物因素

不同药物的因pH值不同混合后会产生微粒,使导管堵塞;注输高浓度或脂溶性的药物,管腔容易依附残药物,长期已久容易发生堵管,有少数药物要控制滴数,输液速度慢,需要定期冲管。

1.4患者因素

大多数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出现血栓,患者化疗或病情恶化后长需卧床休息,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容易在导管尖端滞留凝聚导致堵管。另外PICC导管长期留置于静脉中,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引发炎症,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堵塞导管。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首次双腔耐高压PICC(型号5Fr)留置的患者60例。已排除过敏体质患者、血栓病史患者、上腔静脉疾病患者。将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8.2±6.2)岁;其中胃肿瘤患者11例,结肠肿瘤9例,直肠癌8例,白细胞病变2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9.6±6.7)岁;其中胃肠肿瘤患者11例,结肠肿瘤8例,直肠癌9例,白细胞病变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严格按照双腔耐高压PICC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护理,护理人员均采用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操作,每周更换敷料和正压接头。封管标准为:封管时采用肝素0.9%氯化钠注射液,取脉冲管并正压封管,在正压封管结束后,先卡好安全卡子再抽出封管注射器[4]。冲管标准为:静脉输注完成后冲管;注输高浓度、脂溶性的药物或抽血后立即冲管;连续静脉输注需12h冲管一次;治疗间歇期需一周冲管一次;患者剧烈咳嗽或呕吐后立即冲管;输液后液面降至墨菲氏滴管以下仍未更换输液时需进行冲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冲管次数,连续静脉输注6h就冲管一次,治疗间歇期一周冲管2次;在无需同时给药期间,采用交替使用导管的方式,降低单管腔的负荷;每日由护士长或值班组长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操作流程进行监督管理,规范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并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指导。

2.3观察评价

观察患者双腔耐高压PICC的畅通程度。完全通畅:输注液滴注速度大于50滴/分钟,并且注射器抽吸回血正常;不完全堵塞:输注液滴注速度在20-50滴/分钟,注射器抽吸回血连续但不通畅;完全堵塞:输注液滴注速度低于20滴/分钟,且注射器抽吸无回血。自穿刺留置导管后次日起,连续观察21天,记录患者PICC通畅程度。堵管率=(不完全堵塞+完全堵塞)例数/总例数×100%。

2.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流通程度比较发现观察组堵管率远远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通畅比率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讨论

癌症肿瘤患者因诊断治疗需要,需进行多次增强CT,即需要多次静脉注射造影剂。并且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弱,需行肠外营养来满足患者正常营养需求[5]。不少患者需要同时进行多种功能性输液,因此此类患者多采用双腔耐高压PICC留置管进行辅助治疗。双腔耐高压PICC留置管能够提供两条独立的静脉给药途径,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双腔耐高压PICC在临床最大的困难就是堵管,导管堵塞不仅影响到患者治疗,到患者身体亦有很大的损害[6]。引起PICC堵塞的常见因素有:导管材料、护理人员操作、注射药物、患者自身因素等。要满足双腔高压的条件那么PICC管腔就无法太大,常规使用型号为5Fr;为了保证液体流量,两管腔直接无瓣膜相连,所以无抗回流作用,双腔耐高压PICC的设计改善是很长久的过程,目前降低PICC堵管现象的有效办法是以预防为主,避免因操作和药物影响导致堵管。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预防堵管措施,即交替使用导管的方法,减轻导管符合;增加冲管频率;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操作;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使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能很好的维护导管安全,并在出院时做好注意事项的告知,定期回医院进行导管维护。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双腔耐高压PICC使用过程增加预防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堵管现象的发生,观察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指出,提高冲管次数会增加导管感染的几率,本研究每周更换一次敷料和接头后,并未出现患者感染,因此,适当增加冲管次数,并进行规范操作能够降低PICC堵管率。

综上所述,选择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病情均较为复杂,治疗周期长,导管的护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导管各项操作或者维护不当均会引起堵管,因此做好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预防措施不进能够增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还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对融洽医患关系亦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娟,任晓琼,王金霞等.双腔耐高压PICC使用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5,30(17):39-40.

[2]尤林燕,丁群芳.POWER-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275-275.

[3]陈环球,邓伟英.可来福正压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堵管的临床观察[J].医疗装备,2015,(15):116-117.

[4]郜文萍.1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堵管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5,21(8):150-151.

[5]王婵华,韩圆,余少玲等.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堵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202-203,204.

[6]郭菁,许文娟,沈翠玲等.集束化干预在预防肿瘤患者耐高压双腔PICC堵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