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产产妇的临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谈流产产妇的临床处理

马智慧

马智慧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164300)

【摘要】目的:浅谈流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流产产妇资料,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总结。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42例产妇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流产产妇进行正确的治疗可帮助产妇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关键词】流产;处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40-02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孕12周前终止者称为早期流产,孕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为晚期流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流产产妇。产妇年龄在18~38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人工流产34例,自然流产8例。产妇主诉阴道流血、有腹痛感。

1.2方法

1.2.1先兆流产以保胎治疗为原则,大约60%的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有效。确定胚胎存活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方可适当活动。禁止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可酌情给予对胎儿无害的镇静药,如苯巴比妥0.03g,口服3次/d或地西泮5mg,2~3次/d。黄体功能不全或原因不明者,加用黄体酮20mg,肌内注射1次/d或者隔日1次,待症状消失后5~7d停用。早期、足量、规律使用黄体酮,可以改善围生儿的结局。值得注意的是保胎治疗需在B超监护下了解胚胎发育情况,避免盲目保胎造成过期流产。基础代谢低者,可给予口服甲状腺素片0.03g/d。

1.2.2晚期先兆流产产妇除卧床休息外,可给予β受体兴奋药,常用硫酸沙丁胺醇2.4~4.8mg口服,4次/d;前列腺素抑制药,吲哚美辛25mg口服,3次/d;或25%硫酸镁10ml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继之以25%硫酸镁40~60ml加5%葡萄糖溶液1000ml,以1g/h硫酸镁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血镁浓度[1]。静滴时需密切观察产妇呼吸频率及尿量,定时监测膝反射。利用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亦有较好疗效。

1.2.3难免流产治疗原则是尽早清除宫腔内容物。出血量多或子宫较大者,术前肌内注射缩宫素10U,如有休克症状,应先抗休克治疗,同时清除宫腔内容物。中期妊娠时先用缩宫素静滴,配合手术取出胎儿。术后仔细检查胚胎组织,防止残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禁性生活1个月,避孕半年以上。

1.2.4稽留流产因胎儿死亡后,胎盘组织释放大量凝血活酶入血,易致DIC发生,因此在术前应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如凝血功能正常,可先口服炔雌醇1mg,2次/d,5d,或苯甲雌二醇2mg肌内注射,2次/d,3d,增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后,再进行刮宫。如子宫<12孕周大小,可直接行钳刮术。有报道应用苯甲雌二醇2mg肌内注射,2次/d,3d,第4天应用米索前列醇0.6mg,6h后无产兆,加服1次或阴道及直肠给药1次,成功率较高[2]。也可将800μg米索前列醇放入阴道后穹窿处,必要时24h再应用1次,若48h宫内容物不排出,再行刮宫术。术前充分备血,术中、术后应用缩宫素及抗生素治疗。如子宫>12孕周,可采用缩宫素引产。于5%~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缩宫素10U,滴完100ml后,在剩余的400ml液体中加入缩宫素10U,以后每滴完100ml,即在余下的液体中加入缩宫素5U,总量35U。如效果不佳,第2瓶500ml液体内加入缩宫素50U,在严密观测下静滴。一般成功率较高,如不成功,可改用其他中期引产方法。若B超检查,宫腔内仍有一定量羊水,可行羊膜腔穿刺,依沙吖啶80~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更为方便。如凝血功能异常,应在术前输新鲜纤维蛋白原予以纠正,待凝血功能正常后再引产或刮宫。有报道单纯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米非司酮50mg,1次/d,米非司酮25mg2次/d,2d共150mg,第3天6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成功率达92.85%。

1.2.5习惯性流产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禁止性生活,给产妇营造一个有利于心情稳定、解除精神紧张气氛的环境。治疗期必须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妊娠月份。黄体功能不全者给予黄体酮20mg肌内注射,1次/d,或hCG3000U隔日肌内注射1次,直至妊娠10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应于妊娠前施行矫正手术。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妊娠12~18周左右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定期随访。预产期前提早入院,于有临产先兆或做剖宫产时拆除缝线。如缝合后有流产征象,治疗失败,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撕裂。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可采用免疫治疗。免疫原取自丈夫或第3者,将精制的或净化的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在产妇前臂内侧或臀部做多点皮内注射,剂量为(20~30)×10G淋巴细胞(简便的方法:抽取丈夫血液20ml,分离出其中的淋巴细胞即可),注射时间为孕前免疫2次及妊娠后再免疫2次,每次免疫间隔时间3周,这种免疫治疗成功率最高达87.5%。如机体抗磷脂抗体阳性可选用泼尼松治疗。用法:40~60mg/d,至孕24周逐渐减量至10mg/d,持续至分娩[3]。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自身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产妇可以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确诊妊娠开始即口服阿司匹林75mg,1次/d,低分子肝素(速碧林)6150U,1次/d,同时补充孕激素等常规治疗,注意复查凝血功能。每月复查1次抗心磷脂抗体,转阴后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超过以往流产月份。低分子肝素单独或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的习惯性流产亦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外常用的低分子肝素有达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和亭扎肝素。可分为预防量和治疗量。

2.结果

42例流产产妇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根据产妇病史及临床表现来确诊,确诊流产后,还应确定流产的临床类型。确定流产的类型涉及到处理方法。询问产妇的停经史和反复流产史,有无早孕反应,阴道流血的量及持续时间,有无腹痛,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量、色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物排除。

参考文献

[1]龙昭玲.实用妇产科手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5月.

[2]张丽珠.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0.

[3]孙迎春,单秀丽.药物流产1530例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