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复苏室护理风险分析与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手术复苏室护理风险分析与解决对策

孔兰凤朱小兰

孔兰凤朱小兰(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手术室2254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4-0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手术室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1]。手术后病人麻醉复苏过程中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相对于普通病房来说后果更为严重,不仅加重病人痛苦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做好各环节工作的风险监控,提出预防措施,对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手术复苏室护理中存在的或潜在性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汇报如下。

一、手术复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风险

1护理技术因素所致的风险手术复苏室病人大多处麻醉期和麻醉苏醒过程中,药物与疼痛等原因会使患者发生躁动、意外坠床、呼吸抑制、窒息、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约束带固定或是被动体位形成的压疮;内出血未及时引出或早期未引起重视;多种药物的运用;患者体质特殊无法预料、无过错输血感染、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各种侵入性操作导致感染或误伤其他脏器等严重不良事件直接导致死亡或伤残且后果难以弥补。

2意外脱管。术后患者的管道护理是手术复苏室护理重点之一,造成患者非计划拔管主要因素为:患者苏醒期疼痛、苏醒期烦躁、未适当镇痛、约束带约束不当、管道固定方式欠妥、医疗护理、操作失当带出管道等等。此为复苏室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气管插管意外滑脱、心脏手术心包引流滑脱、脑室引流管滑脱等均会威胁病人生命。

3护理人员因素所致风险。由于护理人员缺编或人力应激预案启动不力,大量术后病人集中复苏时护士常常过度疲劳或紧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责任意识下降,而产生如下情况:一时观察病情不仔细,以致忽略重要病情变化,延误患者治疗或抢救。二是由于个别新护理人员上岗时间短,不能熟练掌握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临床抢救经验欠缺,导致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影响抢救质量。

4环境因素。手术复苏室是医院重大手术术后复苏的场所,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一些术前重度感染病人和/或特殊感染(如HIV等)病人术后复苏期间其引流液或伤口分泌物带有致病源,而其它术后病人存在手术切口的感染途径和免疫力低下的易感条件,消毒隔离不当极有可能极易交叉传播。

5信任危机所致的风险。由于手术复苏室不能有家属陪伴及患者病情因素,个别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持有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担心医护人员的治疗水平和看护能力,个别病人和家属甚至故意制造纠纷,想索取赔偿。

6护理记录存在的风险。护理记录常存在以下问题:医疗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护理记录涂改现象多,书写字迹不清晰;缺乏专科和术后护理特色;重要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记录不完整,甚至无记录;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等。

7其他方面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等都是增加护理风险的因素,不仅是发生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威胁患者的安全。术前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及术后病情变化的复杂性也会导致风险。

二、手术复苏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1建立风险监控组织,完善各种操作规程对事故的好发点、重点环节把好关,特别是危重患者,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护理风险预防与环节质量管理密不可分。护士长对管理过程及护理工作相关信息要有通盘的了解,洞悉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尽早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提出相应防范方案,防患于未然。

2严格上岗培训制度手术复苏室护理工作是技术含量很高、工作量繁重的医疗性工作。因此,要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持续的复苏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的法律意识也是防范护理纠纷、减少风险的重要条件。增强法律意识,使护理人员明确角色责任和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要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每项操作和护理的具体当中,对己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教育素材,进行风险意识教育,要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立和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注重落实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事故及纠纷的良好基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事故的保障。管理中要重点完善并落实护理监控制度,从系统内部的运转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实行弹性排班,完善备班制度,提高护士加班待遇。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认真讨论、总结与教育,严重不良事件进行绩效考核,保证术后患者平稳顺利安返病房。

4以人为本,建立护患信任关系术后复苏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着压力。手术复苏室为手术室新分支,同样为封闭式管理不可探视,再加上许多患者病伤大多为突发事件,突然由健康变为危重患者,其患者家属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往往表现为急躁、情绪失控。绝大多数家属理解手术室管理制度,自觉室外等候,但对术后复苏室的认识不足,极易引发纠纷,此时应和病人家属加强沟通协调。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开始,麻醉医生签署麻醉相关事项同时即向家属宣传解释复苏重要性及复苏室规章制度,早期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5、提高护理记录水平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在护理书写记录中遵循“三个随时及前后连贯”的原则,即发现问题随时记、病情变化随时记、特殊处理随时记,全程详细前后连贯。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医护双方对患者资料来源的误差及医护沟通不及时是造成记录不符的原因。对于关键性的语名及数字护士应先同医生核查后再记录。发现书写记录中存在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避免医护记录相冲突。书写时应做到客观、准确、及时、完整,禁止出现遗漏、涂改现象。科室成立护理质量安全检查小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要由护士长和组长经常检查,尤其是急危重症术后患者的护理记录要随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中。

总之,手术复苏室护理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只有认真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有效的识别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强化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时刻与工作挂钩,变成一种习惯[2],将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实施到位,落实各种核心制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邱爱青.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1):71

[2]杨丽华.手术室风险管理要点与效果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