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艾灸对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穴位艾灸对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谭晓琴

谭晓琴

(石柱县中医院409100)

【摘要】目的外科手术后早期由于麻醉、手术创伤与刺激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胃肠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往是依靠胃肠功能的自然恢复、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护理。但这样往往需要48—72小时或以上才能排气。为缩短这一过程,减少术后的各种不适,我科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叠加应用神阙穴、足三里艾灸进行中医措施的早期干预,取得了临床满意功效。

【关键词】穴位艾灸疗法护理肠蠕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91-02

自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穴位艾灸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促进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方法和护理措施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8名手术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68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2.2岁;其中肠痈41例,胃癌15例,胆石症42例,肠癌10例,肠穿孔10例,脾破裂10例。

1.2治疗方法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穴位艾灸神阙;术后第一天艾灸神阙穴和双足三里一日两次,每次灸20—30分钟。

2结果

53名患者术后24小时内肛门排气,恢复胃肠道功能,约占41%。64名患者术后48小时内肛门排气,恢复胃肠道功能,约占50%;10名患者72小时内肛门排气,恢复胃肠道功能约占7%;1名患者77小时内排气,恢复胃肠道功能约占0.07%;125名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2名患者出现轻到中度恶心,其中1名出现重度腹胀。

3护理

3.1艾灸护理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操作前也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其次就是为患者安排好舒适体位并找到神阙穴,即在腹中部,脐中央,为患者清洁好肚脐,然后把艾灸点燃后放入灸盒,注意灸盒内艾灸与肚脐之间的距离,约2~3cm,太近易烫伤患者,太远则疗效不佳,用松紧带把灸盒固定在患者神阙穴上,将灸盒旁边的灸孔暴露在空气中,患者的衣物、被盖不能将灸孔覆盖或堵塞,在施灸过程中应随时询问患者施灸部位的温热感,并观察神色、局部皮肤的潮红程度,灸条燃烧情况,灸孔是否暴露在空气中,如果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晕灸”现象,要暂停施灸,予以休息,消除病人顾虑,让病人放松后再灸;再次取合适体位,用手指同身寸的方法取穴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找到足三里定位消毒,然后把艾灸点燃进行施灸,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人弯盘以免灼伤皮肤[1]。最后,施灸完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艾灸灭火器里以彻底熄灭,同时,为患者盖好衣被,整理好床单位,保管好灸条,以备下次再用。需要注意的是,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证、孕妇都不宜施灸[2]。

3.2其他护理手术后患者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艾灸燃烧后的烟味刺激相对较大,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因此在施灸时要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注意保暖,对烟味不能耐受者,可戴口罩。其次,在施灸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烫伤患者。最后,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予以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主动、被动活动四肢,翻身等,并根据病情制定活动量,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4小结

通过临床应用,穴位艾灸可促进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缩短禁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3]

参考文献

[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6.10.

[2]吕志平,赵春妮.基础中医学[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3-335.

[3]胡飞,俞林冲,戴海强.高红艾灸对胃肠道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