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2

17例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邹年春

邹年春(沅江市妇幼保健院4131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279-02

【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对策和方法,护理体会的经验,找出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4年中接待的4623位孕产妇,其中所发生的17例产后大出血病人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有54例发生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均成功渡过危险期。结论做好孕产妇的产前产时的预防和监测,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是降低其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往往产后大出血发生产后2小时左右,产后大出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过于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1]。产后出血绝大多数可以避免,应该特别重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对我院妇产科所收治17例产后大出血病人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对策和方法,护理体会,总结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自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妇产科共接待孕产妇有4623人,其中17例产后大出血病人,其发病率为0.36%。年龄在22岁到40之间,平均年龄为31岁。有14例因为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胎盘滞留原因引起产后大出血,有3例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大出血。有13例是顺产后大出血,有4例是剖腹产后大出血。

1.2方法

1.2.1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

1.2.1.1产前的预防和监测

孕早期若发现有血液病史,高危妊娠史,心脏病史等不宜妊娠者应劝告其终止妊娠。孕中期,一般从孕20周开始做定期产前检查,测血压、心电图、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凝血机制、尿蛋白和尿糖等,若各项监测正常,每月监测一次。发现有异常的,应酌情增加监测次数,特别是发现有高危因素,对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每两周监测一次。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予膳食和保健指导,有血液疾病不宜怀孕的劝其尽早终止妊娠。孕后期要做好腹部监测、胎位监测、胎心监测、胎儿大小、骨盆测量、阴道检查和肛诊,B超检查特别重要,估计好胎儿生产的难易程度,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

1.2.1.2产时的预防和监测

严格认真细致监测各产程,做好监测结果的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尽早处理,保证各个环节无疏漏,才能使得生产顺利。①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时做肛诊了解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情况,做好记录,画好产程图,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备,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使用缩宫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②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指导产妇合理用力,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次产程不能用时太长,胎儿娩出后一人处理胎儿的各项事情,另一人立即检测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③第三产程要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揉挤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时缝合。④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h,如2h内出血量超过200ml时,要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脸色,皮肤颜色及四肢末梢循环。监测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特别警惕产妇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1.2.2发生产后大出血时的急救护理

①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②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表情,神志,尿量等,心电监测,输注止血剂,缩宫素。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观察尿量,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口唇及指甲颜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④经手按摩子宫底[2],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肢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⑤迅速协助医生抢救,边查原因,边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本组有11例产后出血在1500ml以上,行相同型号血液输注。⑥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2结果

通过做好产前、产时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和护理,本组孕产妇4623人中有17例发生产后大出血病人经及时有效抢救和护理治疗均转危为安。

3结论

做好孕产妇的产前产时的预防和监测,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是降低其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做好产前产时的预防和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产后大出血的孕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产后大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多次剖宫产史,多次以上分娩史,多次人流和清宫史,子宫肌瘤史,妊娠高血压史,凝血机能障碍和贫血等病史。妊娠期高危因素有:双胞胎、多胞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膜早破等。分娩期高危因素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和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术,软产道损伤,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植入滞留,胎膜残留等。在产后大出血抢救中,其重要的环节在于及时发现与尽快处理。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及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3],其特征是:胎盘剥离后子宫收缩乏力而子宫出血不止,开始先在宫腔或在阴道内滞留,以后再流出来,在腹部摸不到宫底,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当持续不断出血量达到不能再代偿时,产妇会出现打哈欠、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当孕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同时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争分夺秒地做好各项工作。理清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和孕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孕产妇接受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大出血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就越高[4]。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特别是做好城镇郊区和农村广大基层妇女的思想工作,提高其安全健康的受孕和生产知识,对防止产后大出血,减少其发病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产科人员要恪守产房纪律,遵守产科操作规程,严格观察,特别是严格掌握缩宫素的应用指征,使用缩宫素时要严格执行使用常规,严密专人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画出产程图,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尽快做出应急处理,确保产程安全有效,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6-211.

[2]杨淑媛,晁秀芬.2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90-91.

[3]杨梦庚.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年04期:75-76.

[4]何穗贞,周小玲.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7期.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