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侧隐形正畸的患者牙周健康的动态研究

/ 2

舌侧隐形正畸的患者牙周健康的动态研究

王小芳1贾培增2郑晖2

王小芳1贾培增2郑晖2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2.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2-02

1.通过临床研究比较唇侧和舌侧正畸对牙周临床指标,从而使医生和患者对这两种矫治器的应用有更明确的认识,以指导临床工作.2.了解比较实施成人唇舌侧正畸前后不同时间的段口腔临床指标,观察牙周的变化、对唇舌侧正畸患者施加矫治力后牙周指数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工作就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唇侧矫正器和Invisalign以及舌侧正畸与Invisalign矫治器对于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中,对唇舌侧正畸的影响对比的研究也仅限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牙周指数的对比,而在治疗过程中的牙周指数变化有可能会有波动,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报道对唇侧和舌侧托槽对菌斑附着的影响进行对比,说明唇侧和舌侧托槽对菌斑附着的影响没有差异,两者的粘结均使菌斑向致病性发展,故在使用唇侧和舌侧固定矫治器时,都应该采取预防和控制菌斑的措施,以保护正畸患者牙体和牙周的健康.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于北大口腔正畸科就诊的60例成年正畸患者,30例戴用舌侧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纳入试验组B,30例戴用颊侧矫治器的患者纳入对照组C.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纳入条件:无系统性疾病,不吸烟,牙周袋深度小于或等于4mm,口内无冠或桥、无种植体、无可摘局部义齿,过去4周内未服用过抗生素,正畸前均做过全口洁治,年龄18岁以上.治疗前给予常规口腔卫生指导,治疗过程中不进行牙周洁治.

1.2研究方法选取在每位志愿者的4个第一双尖牙的唇、舌侧分别粘结唇侧托槽和舌侧托槽.在托槽粘结前(基线)和粘结后1周、3周、5周、8周5个时间段,分别取粘结托槽牙位的唇、舌侧的龈上和龈下菌斑涂片,按照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类计数.1.3主要器材1.3.1美国Ormco公司生产舌侧托槽,杭州奥杰公司生产的唇侧Z2直丝弓托槽,龈下刮治器(Hu-friedy公司,美国),离心管(Eppendorf公司,德国)未使用过的专用牙周探针1.3.2平面口镜、镊子、探针、器械盘1.3.3知情同意书

1.4检查内容1.4.1检测牙位选用Ramfjord牙(16、21、24、36、41、44);检测位点:受测牙的六位点法.1.4.2检测方法检测者为作者本人.在患者戴,矫治器前先对检测牙记录各项牙周指数,并以此作为基线.在戴矫治器后1、3、6个月分别对检测牙记录各项牙周指数由作者检测.

1.4.3检测指标牙龈指数(GI):采用Loe-Si-lnessh法,根据牙龈病变程度分为4级.0分:牙龈正常;1分:牙龈轻度炎症,颜色轻度改变,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分:牙龈中度炎症,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分:牙龈炎症明显,红肿,有溃疡,自动出血倾向.菌斑指数(PLI):采用Loe-Silnessh法,检查方法:在口腔中咀嚼一片染色片并用舌头舔牙的唇(颊)舌面,然后漱口,有菌斑或软垢的部位即可显示出来.用视诊结合探针的方法检查,并可用探针轻划牙面,按菌斑的量和厚度记分.检查指数牙及牙面.分为4级:0分:龈缘区无菌斑;1分:视诊无菌斑,但探诊可在游离龈及邻近区刮出薄层菌斑;2分:龈袋内、游离龈区及邻近区可见中等沉积量的软垢;3分:龈袋内、游离龈区及邻近区有大量软垢;龈沟出血指数(SBI):采用Mazza法,0与1的记分与GI相似,2分为在探诊呈点状出血,3分为出血沿龈缘扩展,4分为出血溢出龈缘,5分与GI的3一致.探诊深度(PD)易mm计算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相关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1.6统计学分析舌侧正畸患者临床牙周指数的变化

?由于总体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因此用WilcoxonRankSum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改良牙菌斑指数评分标准:0———无菌斑1———菌斑呈斑点状2———菌斑呈条状3———菌斑占牙面1/3以下4———菌斑占牙面>1/3,<2/35———菌斑占有面2/3以上

2讨论唇侧和舌侧矫治器结构复杂,一般认为可导致食物残渣滞留、菌斑附着,引发牙龈炎症,在施以矫治力不当时易造成牙周组织破坏.长期观察发现,正畸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较非正畸儿童更清洁,随年龄的增长菌斑指数递减趋势.本研究所有观察对象牙周状况相对健康,戴入矫治器后第一个月的牙周指数都较基数增加,一个月最为明显,三个月后趋于稳定.六个月后的牙周指数大部分接近基数,P>0.05.通过牙周状况的临床指标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舌侧矫治戴入后虽然口腔清洁相对比唇侧的矫治更有难度,但是牙周临床指标显示并没有显著地差异.此项结果可以使医生和患者对这两种矫治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1]杨泓;李行懿;刘聪;胡继红.舌侧矫治器对牙周致病菌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2,(02).[2]陆卉;刘红彦.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状况影响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09,(09).[3]魏洁;朱荷英.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