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思考

王向荣

王向荣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730900

摘要:目前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数学作业的改革不够关注。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新型的小学数学作业应该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在新形势和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如何使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围绕新课程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具体论述如下。

一、作业数量要少而精

不少教师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大搞“题海战术”,书本、练习册、试卷……力求面面俱到,然而他们期盼的“熟能生巧”并没有出现,“熟能生厌”、“熟能生笨”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经过一阶段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根据每课时的重点、难点设计以“巩固为主,发展为辅”的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

二、增强作业设计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结果预设,它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除“知识与技能”是可以测量的外,其余三个方面都是心理方面的,具有不可测量性。设计作业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及评价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作业设计的内容;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生理特点,在作业设计中,把不可测性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可测性目标中,使设计的作业既不机械重复,又能较好的凸现教学核心目标,使作业少而精,从而达到教学减负不减质的效果。

三、夯实基础,训练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首先要力求把握基础,使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巩固;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差异的存在,设计作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变式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开放练习,使练习具有层次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学困生在练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中上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展示,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围绕学情,巧设精练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或概念定义很快表示理解,模仿性练习也会做。但是,在变式和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出错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设计针对性练习、对比性练习。同一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用判断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从横向对比知识弄清概念;用解决问题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掌握应用知识。

五、及时反馈,提高作业实效性

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作业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业的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作业反馈,不仅让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而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设计新的有针对性的作业。

六、把握好评价尺度

关注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作业难度上,还应体现在对作业的评价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我们可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较高要求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例如测量电线长度一题,对于学困生只要想出一种合理的方法,就可以给一个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想出更多更合理更简便的方法。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种方案,以期待的神情激励每一位学生,切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班学生。

综上所述,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应该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设计更具有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作业,从教师自身出发,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去感受成长的乐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做数学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张扬自己的个性、体会做作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刘兼孙小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