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妇幼保健工作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南京市雨花台区妇幼保健工作模式探讨

林萍

林萍

(南京市雨花台区妇幼保健所210012)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07-02

雨花台区地处南京主城西南,地域面积13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6万人,下辖6个街道、2个开发(园)区,共60个社区。区内现有设立妇幼保健门诊的区妇幼保健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企业职工医院1个,妇幼保健人员91名。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雨花台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着力提升妇幼卫生管理和服务能力,努力为全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构建了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建立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机构联动、社会参与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模式。

1具体措施

1.1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搭建政策平台

1.1.1政府主导。区委、区政府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工程”和“民生幸福工程”,明确妇幼卫生发展重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和财政增长机制,在妇幼卫生发展规划、机构建设、经费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1.2各界关心。区人大、政协积极帮助解决重点难点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如该区在南京市率先开展了免费婚检,落实街道承担社区妇女的妇女病普查经费以及组织发动、宣传引导责任,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1.1.3区街共建。该区实行区、街统分结合的双层管理体制,区政府对街道(园区)下达工作任务书,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各街道(园区)将妇幼卫生纳入社区建设整体规划,积极倡导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支持妇幼卫生工作,共同开展妇女儿童关爱行动。

1.1.4部门协同。成立区妇幼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保障。各成员部门分工负责,区发改局、财政局制定妇幼卫生发展目标和财政补助政策,区人社局选树3个“女职工保健示范单位”,区计生局实施政府购买计生技术服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区教育局确保托幼机构保健合格率100%,区民政局引导新婚夫妇主动接受免费婚检,形成了工作合力。

1.2加强服务能力提升,完善运行机制

1.2.1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实现妇幼卫生“龙头”转型

坚持“甲等所”建设不停步。区妇幼保健所作为全区妇幼保健“龙头”单位,在成功创建南京市首批江苏省甲等妇幼保健所基础上,于2007年初顺利完成新所迁建工程,其业务用房增加到3300平方米,万元以上妇幼保健专用设备增加到39台,服务项目增加到63项。

共建“三甲医院服务基地”。区妇幼保健所先后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共同成立“社区妇幼保健基地”和“雨花儿童眼保健中心”,开展科研项目6项,以妇幼保健“龙头”能力提升带动全区妇幼保健整体水平的提升。

准确把握妇幼保健所定位。按照“五统一”(统一机制和模式、统一时间和考勤、统一职责和任务、统一考核和奖惩、统一目标和指标)的要求,抽调区妇幼保健所专业技术骨干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服务管理,使该所负载起全区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中心以及妇幼健康管理技术指导中心职能。

1.2.2创新工作融合机制,实现妇幼卫生枢纽顺畅

推进全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本着适宜、适用的原则,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就房屋、设施、人员等提出统一要求,并开辟儿童输液室、哺乳室、儿童科普角、儿童乐园、智慧妇幼、女工服务保健室等多个“功能区”。

推进服务项目下沉。推广妇女儿童营养测评、DDST、经皮黄疸测试等适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项目,开展妇女儿童营养、儿童视力听力筛查等项目合作,对各个阶段妇女、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加强与疾病防控互动。制定统一模式的自愿咨询室、VCT制度、标本运送交接流程、台帐报表,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率达100%。

加强与卫生监督联动。实施爱婴医院、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等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认真执行《母婴保健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严格把好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机构和人员准入关,严厉打击非法执业行为,保证母婴安全。

优化妇幼卫生资源。围绕“更新、完善、优化”目标(更新妇幼保健硬件设备、完善妇幼保健服务功能、优化妇幼保健服务队伍),调动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产科、儿科和其它相关科室的技术力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在远郊地区依托二级综合医院梅山医院建立起孕产妇救助绿色通道。

1.2.3创新主动“突围”机制,实现妇幼卫生盖边沉底

按照“四能”(设施配备多能、人员培训全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健康效能)“五化”(一体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六统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机构标识、统一机构标牌、统一科室色彩、统一公示内容、统一信息管理)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精品站”建设,在“精品站”内设立预防保健室,承载妇幼保健网底功能。

按照“五有”(有人,将临床医生、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康复医生等均纳入团队;有形,实行“电子地图”式精确管理,主动接受监督;有约,履行服务契约,定期上门服务;有数,按规定完成干预次数,微博互动达到规定频次;有效,干预的结果具有明显成效)标准组建35支全科医生团队,掌握服务片区孕产妇、0—6岁儿童基本情况,开展孕产妇及新生儿访视,协助做好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入户调查,强化妇女儿童健康管理。

推行妇幼保健家庭医生制度,紧扣“认识、上门、联系、服务、管用”的“十字方针”,公示“9595”电话,建立24小时呼叫服务,畅通妇女儿童与上级医院专家之间联系,为妇女儿童提供预约挂号、用药代采、咨询服务、急救转诊、上门服务等便捷服务。

1.2.4创新考核监管机制,实现妇幼卫生体系贯通

规范落实以妇女儿童系统管理为核心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探索实施以“工时制”为主要形式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将基本妇幼卫生服务工作转化为有效工时进行计算,明确标准工作时间,记录有效工作时间,进行量化转换,实施定量管理。鼓励多服务、优服务,做到“有量可计、有数可数、有次可考、有绩可评”,并将考核结果同社区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挂钩,奖优罚劣。同时,将绩效考核有效传导至每个岗位,保证全区不同机构的妇幼岗位工作人员标准统一,做到多劳者多得,优绩者优酬,建立高度关注、主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的导向。

1.3调优服务结构,提供温馨服务

1.3.1实施项目带动,提升妇幼卫生整体水平

实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带动战略,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雨花台区妇幼保健所/梅山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三级紧密业务合作关系,建立起一个区域服务网络;通过业务培训、专家带教、进修学习、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妇幼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培训了一支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建立符合该区实际的项目实施办法和操作流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社区防治方案;推进阳性病例的追踪随访工作,开设妇女儿童营养、内分泌门诊,并针对肥胖儿童、育龄妇女开展营养指导和心理干预,孵化了一批自有特色项目。

1.3.2聚焦重点人群,探索社区妇幼健康管理

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以及“六一”儿童体检,针对工作中难点问题,编制《妇女病普查实施方案》《妇女病普查操作指南》《7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操作指南》等,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及检验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开展全程指导和质控。

依据国家规范,制定适宜该区的《婚育保健管理规范》《0-6岁高危儿童健康管理规范》《适龄妇女健康管理规范》,在社区广泛开展新婚期、育龄期、更年期妇女和0-6岁儿童健康随访,全面实施对妇女子宫肌瘤、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儿童肥胖、营养不良、视觉异常等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开展妇幼健康主题活动,建立1个健康主题公园、建设7个“妇幼卫生先进社区”。

1.3.3满足多元需求,探究妇幼保健“链式”服务

紧密围绕妇女儿童不同生理周期的需求开展工作。在区妇幼保健所建成眼保健、骨密度检测、婴儿泳疗儿童保健“三中心”以及宫颈疾病诊治、乳腺疾病诊治、产后康复妇女保健“三中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训练、视听训练等服务,启动儿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举办肥胖儿童“康乐宝宝夏令营”、视力异常儿童“乐视训练营”、妇女节系列活动、女白领保健沙龙,拍摄《欢乐健康行》系列微电影,形成“婴儿期—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不同生命阶段的特色服务链。

2工作成效

2.1资源优化

通过整合、联合,全区妇幼卫生体系要素结构、功能结构、服务结构、队伍结构、供给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提高,形成了以区妇幼保健所为核心,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遍布城乡、分层负责、各有侧重、根在基层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2.2技术优越

区妇幼保健所内涵不断提升,成为该区的妇幼卫生服务技术高地,妇幼卫生服务和指导中心功能进一步显现,让该区妇女儿童实现了不出远门就能享受良好服务的夙愿。

2.3服务优质

充分依托妇幼卫生服务的有形载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功能载体(全科团队),提供人性化的温馨服务,使妇幼卫生工作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健康,群众综合满意度达到90%。

2.4绩效优先

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从环节控制与终末控制相结合入手,按照指导帮助日常化、质量控制环节化、健康指标数字化、终末考核定期化、反馈整改有效化的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2.5综合优势

2012年,该区进入首批江苏省妇幼卫生先进区行列。2013年,该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2.38‰,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2.6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分析讨论

3.1政府主导是保障

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性指标。妇幼卫生状况的改善,直接降低社会的发展成本,增加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对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促进发展贡献巨大[1]。就医改而言,其核心是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而妇女儿童约占总人口数的2/3,改善妇幼健康指标,对于提高卫生绩效、体现卫生改革与发展成果具有全局性作用。因此,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成为雨花台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该区在组织、领导、协调和经费等方面均给予有力支持,保障了妇幼卫生公益性质,加速了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妇幼卫生项目实施,健全了以品质化为目标的妇幼保健功能,大幅提升了妇幼卫生服务效率。

3.2运行机制是关键

妇幼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妇女儿童群体;研究的问题包括疾病、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技术等;面对的不仅是病原体、传播媒介,而且更重视社会环境、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影响的问题[2]。为做好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的妇幼卫生工作,雨花台区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在外部机制方面,该区把妇幼卫生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引导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妇幼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建立起部门与街道联手、街道与社区衔接、社区与单位共建,分工协作、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促进政府不同部门、社会不同行业之间的功能与特色互补,改变零散和粗放的状况,加强联动和互动,形成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内部机制方面,该区广泛吸纳三甲医院优质资源,整合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力量,借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团队,切实将妇幼卫生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同时,积极探索新型绩效考核方式,按照考核体系健全、服务数量准确、保健质量真实、群众满意度过硬的原则,对妇幼卫生工作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考核,有效调动了工作人员积极性。

3.3健康需求是导向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妇幼卫生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生命整体健康观问题,特别是要帮助处于生命特殊阶段的妇女儿童避免死亡和伤残的风险,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3]。妇幼卫生必须紧密围绕妇女儿童不同生理周期的健康需求开展工作。雨花台区聚焦妇女儿童健康,在发扬光大传统的保健服务项目的同时,又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不断将保健项目延伸、保健期延长、保健技术做强,调整服务格局,力求从科室设置到服务内容、从服务手段到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特色。该区在妇幼卫生功能布局上下功夫,根据人群需求,以服务模块建设为基础,突出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以人为本,制订科学的服务流程,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了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1-2.

[2]杜玉开,张静.妇幼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3]杜玉开,张静.妇幼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