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骶管用药对减轻肺癌胸背部疼痛的疗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经骶管用药对减轻肺癌胸背部疼痛的疗效性分析

高晓会1刘锋卫2马文龙2张治业1郭艳珍1

高晓会1刘锋卫2马文龙2张治业1郭艳珍1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洛阳471003)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238-02

【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稀释液经骶管注入硬膜外腔对减轻晚期肺癌椎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61例晚期肺癌患者,按患者自身情况及要求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4例行曲安奈德稀释液硬膜外用药;对照组27例行麻醉镇痛。观察患者因椎体转移出现胸背部疼痛的缓解程度。并进行1-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达1.2个月。结果实验组胸背部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曲安奈德稀释液经骶管注入硬膜外腔对减轻晚期肺癌椎体转移出现胸背疼痛的临床效果佳。

【关键词】硬膜外腔骶管晚期肺癌减轻疼痛胸背部

晚期肺癌椎体转移患者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以胸背部顽固性疼痛为主,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止痛及镇痛等药物的应用,往往效果不够理想。我们应用曲安奈德稀释液经骶管注入硬膜外腔对减轻胸背部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长期临床观察及随访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住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61例晚期肺癌椎体转移出现胸背部疼痛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8例,年龄51-89岁,平均62.6岁。按患者自身情况及要求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4例行曲安奈德稀释液硬膜外用药;对照组27例行麻醉镇痛。61例患者均带有胸腰椎X线、椎体CT及MRI片,均未发现相应椎体病理性骨折及肿瘤转移压迫等神经影像。

1.2治疗方法骶管注入药物具体操作方法:患者选择俯卧位或侧卧位,暴露出骶尾部,从体表确定好骶裂孔的位置,并进行局部组织麻醉;麻醉起效后,用10ml注射器针头进行骶管穿刺;确定穿刺位置正确后,将事先准备好的150ml曲安奈德稀释液,用20ml注射器缓慢推入椎管内硬膜外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注入量在60-150ml之间。间隔7-10天注射1次,一般应用2-3次。麻醉镇痛方法:行相应椎间隙硬膜外麻醉穿刺,穿刺成功后,留置硬膜外麻醉导管,经导管注入配置的止痛针剂。

1.3疗效判定根据VAS评分标准,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4级:0级:完全无痛;Ⅰ级:轻度疼痛,睡眠基本不受影响;Ⅱ级:疼痛可忍,睡眠受影响;Ⅲ级:痛不可忍,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1.4评定标准0级为优,Ⅰ级为良,Ⅱ级为可,Ⅲ级为差。

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组间差异行平均得分差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实验组病人VAS标准评定:优(x2=12.08,P<0.05),良(x2=8.54,P<0.05),和无效病例,差(x2=20.67,P<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肺癌的诊断手段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70-80%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1]。临床中出现晚期肺癌椎体转移出现胸背部疼痛的病人比较常见,病人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胸背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们临床医生首先解决的问题。对晚期肺癌椎体转移镇痛的治疗有多种方法,阶梯药物疗法和硬膜外置管注药疗法在临床中比较常用,但镇痛效果并不很理想。经骶管给药安全性较高,其治疗疼痛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异病同治的原理。一般腰背部疼痛的患者,我们医生常采用“骶疗”的方法给予治疗。此种疗法在腰腿痛的治疗中,经临床几十年运用,疗效可靠稳定。同样,我们也可用经骶管注射药物的方法来缓解晚期肺癌出现的胸背部疼痛。二是药物注入的部位相同,均属硬膜外腔应用药物。但经骶管注入大量的曲安奈德稀释液,可充满整个硬膜外腔及胸部神经根周围,使胸部肋间神经及局部组织均得以放松,从而起到治疗疼痛目的。

3.2药物“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2]。在临床使用本药物也应慎重考虑到其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也应该十分清楚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经骶管注药治疗晚期肺癌椎体转移出现胸背部疼痛的机理:一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胸背部神经根、肋间神经,使神经传导阻滞,提高疼痛域值,从而达到减轻或止痛目的。二是曲安奈德稀释液直接浸润胸背及肋间神经根部周围组织,达到消除神经周围组织水肿,减轻对神经根的化学及电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疼痛目的。硬膜外注入曲安奈德稀释液不只是为了止痛,而是直接给药来治疗疼痛。此法给我们广大肿瘤专业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928.

[2]任娟清.实用药物手册[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4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