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刘季辉

刘季辉(诸城市教学研究室,山东潍坊2622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尤其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比较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我们不难看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常常是简单地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的驱动下,形成了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特点的学习模式,以及割裂知识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基本上扼杀,更谈不上什么创造能力。对此,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对传统教育过分注重演绎法作过精辟分析,他说:“传统教育是从已经了解的、抽象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出来。”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门学科学好。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痼疾,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输灌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创新教育的实施同样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之基础。但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却很不正常,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尊严往往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却被大大忽视,形成“唯师为尊”的局面。甚至有些教师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学生到学校来就是为了学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求与被求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只讲答案,不提问题,教师的标准成了学生的标准,模式单一,标准单一,结果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心理学》中谈到:“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知识的获取是学习的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但最终是通过内部的转化才能得以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在过程,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不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总是包办代替,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完成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三、营造学生创新的自由空间

学生有了创造的自由,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表现的方式、内容及合作伙伴,才可以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不必担心对与错,才可以大胆地表现与众不同的想象、创作。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创造。”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自主的创造空间,让学生用自己感知、想象去表现、创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而且也培养了他们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四、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任何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为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教学心理气氛和情境,使学生的思想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引导学生愿思、乐思、勤思。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切实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新渴望,让学生坚信“我能行”,引导他们创造性地思考,“不惟书,不惟师”,实行无错误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回答无错误。学生提问或回答完问题,教师首先鼓励表扬,并提问“为什么?”“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用另一种方法解释?”等。当学生有创新思维的萌芽时,教师要加以表扬、鼓励,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创新的兴趣,促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小小的创新萌芽敢于“破土”而出,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实现教育思想创新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