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研究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初中历史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研究探寻

杨武陵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重庆酉阳409800

摘要: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提出问题;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前言:历史思维能力是了解历史史实、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对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素养。新课程强调,初中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历史分析的思维方法,能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进行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理解由此及彼的联系并揭示其本质属性c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时代要求,也是有效应对学业考试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思维能力培养摆在重要位置我国传统的历史教育卡分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学生只要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在实行开卷考试的初期,许多人认为历史开卷考试就是到书中去找答案,教师有时直接拿现成答案让学生去背诵,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对历史学习也不重视,在主观上认为历史根本没有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只要在考前突击背诵就能拿到高分。要改变这些现状,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懂得历史思维具有其他学科思维所不具备的价值,它对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依靠死记硬背学不好历史,死记硬背不是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决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多提问、多讨论、多引导,重视问题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考、大胆提问、勇于质疑、善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首先,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加强和学生沟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其次,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如“很好”、“不错”、“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想法”、“如果就更好了”等。最后,要注重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力求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选择教材中能体现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历史并非过去的死东西,它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

三、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

学习,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可将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比较,两者都是封建社会著名的帝皇,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他们的历史贡献却又有不同之处。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将它与新航路开辟作以比较。通过对比某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等方面的理解,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而能力的获得仅仅依靠教师传授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只有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获得。讨论是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创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争论。这样,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其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各种思维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充分利用历史材料。新课程改革之后,新教材从全新的角度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原始材料并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材料和思考题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较好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以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

3.通过练习提高能力。练习是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例如,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

4.归纳总结。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因果联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个重要方法。总之,只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合理运用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教师要深入钻研初中历史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要设计出好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深入钻研初中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宏观的高度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思考、提炼出开发学生智能的问题。

六、应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力求创新,不要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教学风格。上课伊始,教师不作滔滔不绝的讲述,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导读线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们的求知欲,为主动地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和心理条件。接着,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课文,理解教材表述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进一步开拓思路。同时,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提倡质疑。要呵护学生的创新念头,珍惜学生有创意的言行。

七、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提出问题的前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学生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要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元压力感。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经常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图片、图表、教学电视和幻灯等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还可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步人大课堂,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带学生参加并考察古遗址、文物或古代名人故居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历史知识的表象储存,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疑问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这就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小结: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能简单地说是非,因为真正的历史是客观的,不是歪曲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历教师在教学中须持之以恒,下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时代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重视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培养优秀人才.《成才之路》.2013年33期.许扣锁.

[2].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初中历史课堂的策略.《新课程•中旬》.2015年10期.张道龙.

[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28期.徐维.

[4].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学周刊:C》.2012年5期.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