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分析姚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分析姚珺

姚珺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四科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衰;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

心脏瓣膜是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先天性畸形、粘液变性、感染或创伤以及退行性改变等引起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以及肺动脉瓣瓣膜的病变,阻碍血液循环,引起心脏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心功能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置换手术是利用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进行替换的手术。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4.8±3.5)岁,体重51-85Kg,平均体重(62.5±2.9)Kg;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5.1±3.2)岁,体重50-84Kg,平均体重(63.8±2.7)Kg。该病的诊断标准是具有超标巨大左室、小左室、心功能Ⅲ-IV级、体重下降为标准体重的85%以下、伴有分泌、凝血、代谢等障碍。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面色青紫、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讲解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时和患者沟通,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以及相应的术后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躁、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注意说话语气和态度,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治疗和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②饮食护理: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物质。③术后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心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1]。给予患者使用呼吸机前,要对呼吸机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给患者介绍呼吸机的使用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情况,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避免发生堵塞或者漏出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④药物护理:患者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观察和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酌情加减药量,发现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治疗措施。⑤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给予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使患者早日康复。

1.3评价指标

好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均达到要求;中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部分达到要求;差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均未达到要求。护理满意度=好评率+中评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心脏瓣膜是临床上较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3天内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创血压现象、心率变化情况、有无低心排症状[2]。低心排也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测,一旦发现此症状,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中主要对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心衰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明显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具有住院时间较长,护理效果不佳等问题,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术后、药物进行悉心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感以及对病情的担心,容易产生急躁、焦虑等情绪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效果、护理方案以及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更好的恢复[4]。术后护理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对患者使用的一切医疗设备都要精心护理,同时还要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药物护理是术后对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药量,满足患者的疾病需要,切不可随意添加药物,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5]。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饮食、康复训练进行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便于患者的吸收,满足患者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保证患者正常的营养吸收。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起初对患者的四只进行按摩但不可用力过度,然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6]。本文中护理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好评21例,中评3例,差评1例,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好评12例,中评6例,差评7例,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充分证明综合性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雪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25(6):129-130.

[2]和淑英.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284.

[3]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8):923-924.

[4]覃少洲.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支持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359-360.

[5]曹霖,夏洪韬,龚宇,等.重症心瓣膜病术后早期监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52-53.

[6]严丽华,翁卫群.重症心脏瓣膜病32例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5);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