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足月未临产孕妇人工破膜预处理引产在临床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孕足月未临产孕妇人工破膜预处理引产在临床的应用评价

王开林

王开林

(江苏省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15331)

【摘要】目的:评价孕足月未临产孕妇给予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孕足月未临产孕妇,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单纯催产素进行引产;观察组给予人工破膜预处理,必要时加催产素引产,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人工破膜预处理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在引产成功率及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明显优于对比对照组单纯催产素静滴引产,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孕足月未临产孕妇人工破膜预处理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可提高未临产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分娩过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人工破膜;催产素;孕足月未临产产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94-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34例孕足月未临产孕妇,宫颈Bishop评分>6分,胎位、胎心正常,无软产道及骨产道异常,无明显头盆不称,无引产禁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7例,年龄为23~38岁,平均29岁;对照组孕妇67例,年龄为24~40岁,平均30岁。两组产妇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孕妇单纯以催产素进行引产。具体使用情况如下:给予2.5U缩宫素+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输液泵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8滴/min起,即每滴含催产素0.33mU,每15分钟调整一次滴速至规律宫缩,最高滴速40滴/分,滴注期间,由专业人员进行陪同,并对血压、宫缩、胎心密切监测。观察组孕妇先行人工破膜预处理,破膜后观察1-2小时,如无规则宫缩则进行催产静滴引产,具体操作如下:嘱孕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对胎儿进行胎心监护,常规消毒外阴,术者行阴道检查,确认无明显骨产道、软产道异常及头盆不称,以一手的中指及食指探入产妇宫颈,引导另一手持有齿钳自宫缩间隙期钳夹行人工胎膜,使羊水缓慢流出,观察羊水颜色、性状及胎心音情况,破膜后待1-2次宫缩后,胎头紧贴宫颈后,并再次检查确定新生儿无脐带脱垂后将手退出,并嘱孕妇卧床休息,必要时抬高臀部,并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护密切观察胎儿胎心及宫缩产生情况。术后将白色消毒巾置于患者会阴部,以便随时了解羊水的颜色及性状,观察1-2小时无规则宫缩,则加用催产素静脉点滴,专人观察宫缩、产程及胎心情况,12小时未临产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人数比例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在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人数比例等指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催产情况比较

3讨论

近几年临床上常用催产素静滴引产,但往往因宫颈成熟不佳,需反复静滴催产素数天后方可成功,而因成功率高,耗时长,常导致失败[1]。而人工破膜多局限于临产后,限制了其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在传统应用催产素的基础上,用人工破膜作预处理,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显示了这一方法的独到之处,和单纯催产素静滴引产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

人工破膜后,胎头紧贴宫颈,机械性地扩张宫口;羊水流出,宫腔容积改变,发生子宫动力学改变而启动宫缩;破膜后羊膜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磷酸脂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而启动宫缩;同时刺激宫颈旁神经丛,反射性使催产素释放增加,进一步加强宫缩,使产程缩短,同时,通过对羊水颜色、性状的观察,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2],及早处理,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通过两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具有产程时间短、剖宫差率低、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等特点。

总而言之,人工破膜预处理联合催产素引产对孕足月未临产孕妇是有效的引产方法,它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妇的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母婴并发症从而降低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琳,林晟荣.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v.1811:1697-1701.

[2]吴红婧,李素华,石萍。催产素与人工破膜安定静注联合用于引产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