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填塞纱布防治产后出血17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宫腔填塞纱布防治产后出血17例临床分析

曹东红

曹东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545006)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142-02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对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最近3年因产后出血行宫腔填塞纱布的1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887例住院患者中出现产后出血157例,17例行宫腔填塞纱布治疗,其中宫缩乏力15例,前置胎盘2例,仅1例失败行子宫切除术,成功率94.1%,均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结论宫腔填塞纱布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及早应用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临床实用性强。

【关键词】宫腔填塞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分娩总数的2%-3%[1-2]。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我们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法进行有效止血。我们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因产后出血行宫腔填塞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总数为7887例,产后出血157例,17例行宫腔填塞纱布止血。17例中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15例,前置胎盘2例;剖宫产10例,阴道分娩7例。

1.2宫腔填塞的指征和时机

当胎盘娩出后,观察为子宫活动性出血,并排除胎盘残留,胎盘植入、软产道损伤或子宫切口撕裂引起的出血,给予持续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欣母沛等)治疗,同时做好配输血准备;若出血量超过300ml,经上述处理后如出血仍无明显减少,为保留子宫可及时给予宫腔填塞。

1.3宫腔填塞的方法

纱条为我院自行制备的长100cm/150cm(根据宫腔大小选择其中之一),宽4cm、厚4层的无菌纱条,留有纱尾。阴道分娩者:以络合碘浸湿纱条,挤干,用卵圆钳夹住纱条一端,从阴道置入子宫腔,自子宫底来回折叠,将整个子宫腔填紧塞满,不留空隙,将纱尾留于宫颈外口便于产后24小时取出;剖宫产者,以络合碘浸湿纱条,挤干,由术者左手固定子宫底,右手持卵圆钳将纱布条从宫底开始一层一层Z字形填塞,不留空隙,填至子宫下段时,用卵圆钳夹持纱尾送至宫颈外口处,将纱条由下而上填至切口部位,观察宫腔及子宫下段再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子宫切口,注意切勿缝至纱条。

1.4宫腔填塞纱布后处理及观察

宫腔填塞纱布术后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20U/d,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统计产后24小时恶露量,如阴道流血增多,必要时行二次开腹止血并做好输血及子宫切除准备。

1.5宫腔纱布取出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术后满24小时后,需在持续静滴催产素并做好备血情况下取出纱布。具体方法是:用络合碘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找到宫颈外口处纱尾,慢慢向外牵拉,取出纱布条,并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2结果

17例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腔纱条填塞术,16例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仅1例行剖宫产术的双胎妊娠、严重宫缩乏力、在宫腔填塞前出血已达1000ml,为保留子宫先行宫腔填塞,但填塞后宫腔仍线状出血,未缝合子宫切口即果断决定行子宫切除手术。16例宫腔填塞患者术后满24小时取宫腔纱条时无一例再次发生大出血,本研究结果表明宫腔填塞有效率达94.1%。术后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天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5天左右按期出院,腹部伤口无一例发生感染,产后42天回院复查子宫均复旧良好,均未出现产褥期感染,亦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原因,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对于40岁以下年轻、无子女的孕产妇切除子宫要慎重。宫腔填塞纱条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及时应用宫腔填塞可有效减少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可尽量保留子宫,进而降低子宫切除率[3、4]。

宫腔填塞主要是针对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引起的子宫出血[5],其止血的作用机制是刺激子宫体感受器,通过大脑皮质激发子宫收缩,同时纱布压迫胎盘剥离面而止血,故在填塞前需排除胎盘残留,胎盘植入、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17例宫腔填塞中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15例,前置胎盘2例,成功16例,1例宫腔填塞失败原因可能为宫腔填塞纱条前出血已多,出现了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在遇到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巨大胎盘、前置胎盘、产程停滞、产程延长等,如发现胎盘娩出后有出血倾向,不需等到大量出血,如出血量>300ml,在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即可考虑行宫腔填塞,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为保证宫腔填塞术的止血效果,不管是医生或助产士均进行严格理论及操作培训,告知宫腔填塞的指征、时机和操作方法,力将将整个子宫腔填紧塞满,不留空隙,这也是我们宫腔填塞成功的技术保障。

B-lynch缝合、子宫上行支结扎及动脉造影栓塞术亦是为产后出血中为保留子宫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6、7],但前两种方法需要通过开腹手术完成,阴道分娩者无法应用,且对手术技巧和配合要求较高;而动脉造影栓塞术对设备要求高,且无法快速止血,无法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普遍开展。而宫腔填塞操作简单,效果明确,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均可应用,临床实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梁娟,李维敏等.1996-200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3,38:257一06.

[3]周晓莉.宫腔填塞在98例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0年6B第16卷第18期53-54.

[4]岳秀云,张曦,刘爱清,等.宫腔填塞纱条治疗64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21-323.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

[6]丰有吉、沈铿.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2-216.

[7]张凤荣.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6月第24卷第6期,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