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赵海良候宜琦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鹿洼煤矿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为搞好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杜绝重伤及人身伤亡事故,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很重要。本文简要的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1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严重

一些煤矿矿主为追求高额利润,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铤而走险,抗拒执法,无证或证照不全违法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据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国家58起特大事故中有8起是超层越界开采造成的。

1.2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由于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到企业工作,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煤矿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无设计,不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有的煤矿不按设计施工作业;石门揭煤、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忽视生产技术管理,采掘布置不合理,采掘失调严重;一些突出矿井、水害严重的矿井和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采取的综合防突、防治水和防尘措施缺乏针对性。

1.3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

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采用串联通风或用局部通风机送风;不使用防爆设备等;一些煤矿工作面微风甚至无风作业;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管理维护跟不上,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放炮不检查瓦斯,工人违章放炮等。

1.4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一些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为农民工,且乡镇煤矿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培训工作又不到位,工人素质很低,安全意识和自主保护能力差,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

2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议

2.1技术上深化瓦斯事故防治

瓦斯防治是头等大事。抓好瓦斯事故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来操作。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办法》;强化瓦斯防治现场管理;灵活掌握瓦斯正确的抽取方法,灵活运用顺层密集长钻孔抽放瓦斯法、格式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法、综合抽取瓦斯等方法;创新使用瓦斯事故的预防新技术,建立行业主导、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瓦斯技术攻关机制。

2.2思想上树立“安全至上”的原则

搞好安全活动,教育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充分认识安全是企业最大效益的思想,自觉改变“抓安全生产就要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错误想法,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规程至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关爱职工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在安全意识上,要有科学的防范思路,对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的环节,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务实。要广大干部职工在井下现场,各个生产施工环节过程中,尽安全之责,谋安全之策,务安全之实,尽心尽责保安全。

加强安全管理,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珍惜生命,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职工行为,杜绝潜规则,做到行而有所规范,动而不忘律条,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

2.3强化提高职工素质

(1)抓好职工的基本功训练,首先要将职工安全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放在首位,将学历较低的职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使其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通过提高个体职工的文化水平、适应能力达到提升整个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目标;分析各工种岗位的技术特点,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工艺特点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生产技能、专业水平,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强安全教育,企业所有职工,都要通过教育及技能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要加强思想教育,企业要对职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集体观念,使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能团结互助,相互做到自保、互保。

(4)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以及事故分析,警示启迪教育活动。

2.4行动上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外延制度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进行的必要措施。第一,建立安全事故警戒的制度。时时刻刻牢记安全是第一要义,在既发事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观镜子的方法自慎自戒,始终以如履薄冰的状态做好安全工作。第二,提升现场管理标准。将瓦斯抽放与预防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立瓦斯防控、治理的制度措施,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将现场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状态,坚决执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负责制度。第三,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宣传的投入,用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多形式的培训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讨论,提高职工的安全保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实现人、机、制度、环境、管理的和谐发展;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制度。

2.5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是安全制度的“护卫队”,确保安全管理监督的首要任务是强化激励考核制度,制定符合行业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量化安全管理责任到个人,确保制度能够无折扣实施;建立安全动态评估的机制,深入发挥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监察内容要覆盖从细节到实质,另外建立职工监督的组织形式,将职工纳入到监督的力量之中,努力形成自我全监督与国家安全监督相辅相成的机制。

2.6考核与奖罚

通过考核与奖罚手段推进细节管理,是解决企业管理执行乏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实施细节管理之前,必须根据细节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在不同的管理层次落实明确、量化、科学的考核指标,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底,细节控制不留死角,并每一级组织在细节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业绩定期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兑现;考核必须坚持层次性、严肃性以及实效性。

结束语:

在煤矿的生产经营中,应该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只有实现安全生产,煤矿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煤矿安全问题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企业应该始终遵循“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实现煤矿大国和煤矿安全事故最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华.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

[2]王彦涛.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

[3]管尤本.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4]陈跃昌.煤矿安全管理重在细节[J].安全与健康,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