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张国斌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张国斌

高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着眼于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会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通常所讲的“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习高中数学的向量,其物理学背景下的力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己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不断实验,大胆猜想是一种好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中学数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例、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3、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许多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学中数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加强学科内联系,挖掘各知识交汇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图形语言则是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语言词汇,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表示符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如“△”在几何中是三角形符号,而在代数中则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强化数学语言的教学,注意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互译训练,它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几何中“直线a经过点A”与“点A在直线a上,记为A∈a”是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互化。一个学生能否流畅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理解互译各种语言。由此可知,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起重大作用。随着社会数学化、科学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语言必将成为人类交流和信息存贮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存的一种工具。

4、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5、重视数学应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思考问题。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综合性之强,数学能够培养出严谨客观,尊重科学,勤学乐思的优秀人才,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师生应并肩前行,不断探索,互相启发,碰撞出更好的思路,去开拓数学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