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安全护理建议辛玉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安全护理建议辛玉玲

辛玉玲

辛玉玲

(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儿科收入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情绪评分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情绪评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获得效果极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吗,还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度,促使儿科护理安全性得到保障。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248-01

儿科与其他科室的有着较大的差别,其对临床护理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儿科患者身体机能更加脆弱、抵抗疾病能力较差、情绪状况更难平复,一旦儿科护理不到位就会引发安全隐患,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护患纠纷。当前将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中,不仅强化儿科护理的安全性,还能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1]。本次研究将安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显著,现进行详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儿科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入院时意识清晰,患儿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病残、心理疾病、器质性疾病患儿[2]。随机将患儿分成两组:

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5-11岁,平均年龄(8±1.5)岁;参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6-12岁之间,平均年龄(9±2.2)岁。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首先要为患儿提供一个较为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等情况。其次要对密切监测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师。最后要为患儿做好日常清洁护理,并陪同患儿进行各项常规检测[3]。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安全护理模式,具体操作方式为:

(1)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要针对患儿的喜好布设病房,因为患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不适应,这时就要确保病房的舒适性、趣味性、清洁性,能够让患儿立刻融入到病房的环境中。其次要与患儿家属达成共识,与家属一同进行患儿的护理,如此就能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争取到患儿的配合。最后叮嘱患儿家属治疗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要确保患儿在安全区域进行活动,避免其出现意外创伤。

(2)监护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同时还要对患儿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饮食状态进行有效的观测,若发现其中一项出现问题就要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患儿进行严格的监护,尤其是对静脉注射中的患儿更要对其安全性给予保障,若发现患儿出现不是要立即停止注射,还要避免患儿过度活动影响注射的效果。

(3)心理护理

患儿与成人患者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患儿在痛感强烈的疾病中难以忍受,常常表现出大哭大闹、情绪不稳、拒绝配合,这样就难以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与家属一同安抚患儿,不可强迫患儿进行治疗,还要制止家属打骂患儿,既要适时的拥抱、亲昵患儿,还要顺着患儿的脾气投其所好,使得患儿的情绪能够保持平稳,使得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对患儿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估,评价量表共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0-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儿情绪越差。采用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价项目共10条,总分10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1-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比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资料的概率值通过(%)来表示,通过卡方进行检验,采用t进行验证,数据差异的统计学意义通过P<0.05表示。

3.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只有将每个护理环节进行严密的把控才能提升儿科护理安全质量。相关调查显示,影响儿科安全护理的因素主要有护患沟通问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所以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能够确保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避免因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引发医患纠纷[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证实安全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通过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使得患儿尽快康复。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证实安全护理能够确保护理人员与患儿极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双方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继而争取到家属最大的理解与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善护患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妍莉.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安全护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4):78-79.

[2]罗敏.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34-135.

[3]刘海燕,于艳.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4):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