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策略

吴花

吴花

东川区人民医院6541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中晚期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并研究相应预防对策,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以及子宫切口裂开等,其中胎盘胎膜残留所占比重最大,为43.8%。经临床处理后,所有4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治愈率为100.0%。结论:胎盘、胎膜残留与子宫复旧不良等均可引起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临床需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尽量缩短产程,并做好第三产程处理,减少胎盘胎膜残留,避免损伤产道,以降低患者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预防策略

基于当前临床中关于晚期产后出血的研究成果与医疗技术,我院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具体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特选取48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开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从我院同时期所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中任意选取48例作为研究病案,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妊娠,经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和各项辅助检查均确诊为晚期产后出血。此48例患者中39例为阴道分娩,占81.3%,9例行剖宫产,占18.8%,初产妇32例,经产妇15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6.4±3.5)岁。研究活动开始前经临床意向调查发现,所有患者与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选取以上48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诊断标准

临床中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①患者分娩24h后,于其产褥期间发生子宫出血,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色由暗红色转为红色,合并感染时有臭味出血,出血量中等或少,当其大量出血时伴有凝血块,出血量过多时患者可发生休克。②患者存在下腹痛、产后低热等症状。③血常规检查存在感染或贫血等。④经B超检查,宫腔内存在残留组织或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血肿、愈合不良或发现子宫肿瘤病灶等。本次研究中所选取患者的产后出血均发生于分娩24h后,均发生阴道大量出血,出血次数为1次或多次,呈持续性或间断性,患者出血总量均≥400ml。

1.3原因分析

经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该组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以及子宫切口裂开等,具体表现为:①21例胎盘胎膜残留,占总例数的43.8%,其中20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②14例子宫复旧不良,占总例数的29.2%,其中10例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③10例产褥感染,占总例数的20.8%,患者均为阴道分娩。④3例子宫切口裂开,占总例数的6.3%,患者均为剖宫产。总结以上研究数据发现,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43.8%),子宫复旧不良与产褥感染次之(29.2%和20.8%)。

1.4临床处理

经以上原因分析后,临床给予患者相应处理措施,具体表现为:①该组中39例患者均行刮宫术,其中18例患者的刮出物均为胎盘胎膜组织。②3例子宫切口裂开患者,经临床保守治疗(输血、止血药物、抗感染等)均无效后,行剖腹探查术,若切口周围组织血运良好或切口裂开范围较小,可将其扩大后行再次缝合,若发生大出血或切口严重感染并发休克,可在抗感染、抗休克与输血的同时,行子宫全切除术。③本组中4例患者失血过多,发生失血性休克,均给予其输血处理,输血量最多为1600ml。④其余患者均为中等或少量失血,常规给予其缩宫剂、抗感染以及支持疗法等。

2结果

2.1晚期产后出血情况

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发现,该组患者晚期产后出血情况:①胎盘胎膜残留患者:出血量为420-1400ml,平均出血量为(850±70)ml,出血时间为分娩后5-15d,平均出血时间为(9.1±1.3)d。②子宫复旧不良患者:出血量为400-1200ml,平均出血量为(730±60)ml,出血时间为分娩后9-23d,平均出血时间为(12.2±1.6)d。③产褥感染患者:出血量为400-1000ml,平均出血量为(520±60)ml,出血时间为分娩后3-11d,平均出血时间为(6.0±1.2)d。④子宫切口裂开患者:出血量为450-1300ml,平均出血量为(880±80)ml,出血时间为分娩后2-10d,平均出血时间为(4.8±1.1)d。

2.2临床处理结果

经临床相应处理后,该组48例患者均于康复后顺利出院,治愈率为100.0%,且经随访调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远期并发症。

3讨论

3.1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临床妇产科中的一项重要并发症,具体是指产妇分娩后24h,于产褥期所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500ml)[1],该症多见于产后1-2w,也有部分患者产后6w发病,严重者可因失血过多造成重度贫血或失血性休克,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2],危害性极大。本次我院为进一步分析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临床预防对策,特选取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产妇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以及子宫切口裂开等,分别占43.8%、29.2%、20.8%和6.3%等。同时,经临床相应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愈率高达100.0%。

3.2预防策略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特制订以下预防对策:①无论产妇行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临床均需对其进行详细检查,保证胎盘、胎膜完整,一旦发现胎盘出现粗糙面或胎盘小叶缺失等,需及时行刮宫术并采用B超复查。②对育龄女性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指导其产前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次数,避免发生胎盘粘连或胎盘胎膜残留等。③临床需对产前产妇进行详细检查与诊断,严格把握剖宫产适应症,医师需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遵循各术式选择原则。同时在剖宫产过程中,医师需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控制切口大小,保证其不会过高或过低,娩出胎儿时,要注意保护产妇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若出现切口撕裂,需及时钳夹出血小动脉,并用丝线结扎,避免损伤输尿管,切口缝和时需对位准确,不能缝扎过密。

参考文献:

[1]张晓洁,刘小利,黄引平.晚期产后出血预防新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1):907-910.

[2]曾巧平.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6):113,115.

姓名:吴花(1979年1月),昭通永善,汉族,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