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1

导管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任蓉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摘要】目的: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不同血管通路透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研究组接受导管血液透析。结果:研究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率,左心室肥厚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因血管事件病死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H、SBP、DBP、血钙是预后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管血液透析治疗法,对心功能影响,比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方法小,血透治疗中,应当加强血钙、血压、PTH水平干预,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心功能;预后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090-02

血管通路选择,直接影响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稳定性,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关乎患者预后与生命安全。临床血透者的血管通路,包括长期导管与动静脉内瘘两种,后者由于血流量大,直接增加了心脏负荷,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为提高血透治疗效果,还需加强患者的血压与血钙平衡干预,以规避预后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当作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书面知情书。随机分组各59例,对照组32例女性,27例男性,年龄平均55.3±3.7岁。研究组30例女性,29例男性,年龄平均56.5±2.4岁。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作端侧吻合处,建立动静脉内瘘。研究组病人,在右颈内静脉处,穿刺后置入长期导管。利用聚醚砜膜、透析器(费森尤斯4008S型)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4h/次,3次/周,500mL/min透析液流速,200~300mL/min血液流速。

1.3观察指标

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心功能情况。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空腹静脉血,了解患者血钙等情况。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TH(血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影响的功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检测。

2.结果

2.1左心室功能

研究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率,左心室肥厚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建立血管通路,易出现心功能异常等并发症,也是血透者病死率的主要原因。终末期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易出现心室离心性肥厚,以及心肌纤维化等病变,心肌收缩功能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疾病者,左心室肥厚率高。维持性血透治疗,会增加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心率,进一步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易出现心力衰竭等病症表现。尤其是动静脉内瘘者,心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率高,心室弹性张力扩大,从而引发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动静脉内瘘,且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变者,若心功能储备功能,与内瘘血流量失衡,极易出现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1-2]。

PTH属于心脏毒素,直接弱化心脏功能与血压,同时加剧心肌缺血、高脂血症等病变,直接影响预后与血透临床疗效。尤其是甲亢者,血钙与血磷代谢易紊乱。缓解左心室肥厚病症,需从纠正贫血等多角度入手纠正。临床应当加强血透者心功能评估方法,尤其是生存质量较差者,需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易规避治疗与死亡风险,确保血管通路方法的针对性与安全性[3]。

综上所述,血透者的心功能障碍与预后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与预后改善;对此,还需加强PTH水平、血压水平、容量负荷控制等多方面入手调整心功能,规避预后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饶龙华,张学华.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血管通路患者的体力活动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4):26-29.

[2]杨丽嵘,孔彦洁,郑亚莉.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透析充分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3):261-263.

[3]王立华,姜埃利,魏芳,等.老年动静脉内瘘与长期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7):1678-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