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药——黄芩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清热燥湿药——黄芩的临床应用

杨拥军

杨拥军(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煤矿职工医院161400)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139-01

【摘要】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位为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安胎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根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关键词】清热燥湿黄芩

黄芩[别名]腐肠(《神农本草经》),黄文(《吴普本草》),莲蘑(《广雅》),空肠(《别录》),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植志》),山茶根、黄金茶根(《中药手册》)。

[来源]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文“芩”作“菳”,谓其色黄,故名。为唇形科多年牛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省区。多为野生,栽培者近年亦有。

[采收炮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药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肺炎

将黄芩、忍冬藤制成冲剂,每包含生药11g,每岁半包,每日3次,随增龄而增量,停用其他药,治疗小儿肺炎100例,治愈84例,好转16例。

2.治疗病毒性肝炎

黄芩甙注射液4ml(相当于生药200mg)肌注,每日1次,或6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注,15日为1疗程,大多用2~3个疗程。治病毒性肝炎128例,结果显效率:急性肝炎100%,慢活肝57.2%,慢迁肝80%,亚急性重型肝炎37.5%;有效率:急性肝炎0%,慢活肝34.2%,慢迁肝0%,亚急性重型肝炎37.5%;无效率:急性肝炎0%,慢活肝8.6%,慢迁肝20%,亚急性重型肝炎25%。

3.治疗急性胆囊炎

5%黄芩甙80~1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250~500ml中,快速静脉滴入,每天1次,疗程4~7天。症状控制后改服黄芩甙片(0.5),每日3~4次,维持1~2周。治疗72例,结果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2%。

4.治疗小儿菌痢

取黄连、黄芩、黄柏等量研末。1岁内每次用1g,2~3岁用2g,4岁以上用3g,调入生理盐水30~40ml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病情较重者2次,治疗期间节制饮食。结果:146例经2~6日治愈112例,无效28例。

5.治疗高血压病

每次口服20%黄芩酊5~10ml,日3次,治疗51例高血压病患者,取得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之效。

6.预防猩红热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每日用黄芩9g,水煎后2~3次服,连服3天,观察1577例,结果表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7.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制成混合浸膏片,每片0.5g(相当于生药3.7g),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共治65例,对中、轻度病人疗效较好。

8.用于流脑带菌者

用20%黄芩煎剂做喉头喷雾,每次2ml(含生药0.4g),施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209例,结果全部有效。

9.治疗局部急性炎症

黄芩、黄连、黄柏各10g,水煎取汁,以敷料浸药外敷,每次1小时,日3~4次,治疗局部急性炎症212例,结果:手术切口周围炎72例,有效率94%;静脉炎24例,有效率91.6%;乳腺炎28例,有效率64%;其它炎症88例,有效率93%。

10.治疗沙眼

用2%或3%黄芩甙眼药水点眼,治疗沙眼128例,总有效率97.1%,疗效与利福平相似。

11.治疗麦粒肿忍冬花20g,黄芩20g(对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忍冬花不宜用量大,慢性胃病患者黄芩慎用)。制成煎剂。日l剂,两次分服。治疗麦粒肿150例,一般服1~2日即愈,少数服药3天痊愈,效果优于抗生素。

12.治疗龋齿

在进行深龋的窝洞准备之前,应以75%酒精给龋齿和龋洞消毒,使用的钻针也应消毒,去净龋蚀组织,穿髓处敷上黄芩青黛散,垫松软棉花,表面用氧化锌和丁香油合成的暂时水门汀,将龋洞封闭,观察一周后,无自觉症状、无叩痛,将暂封揭开,拭去中药散剂,更换氢氧化钙糊剂垫底盖髓,表面作填充,若散剂第一次处理后出现轻微冷热痛感,可继续第2、3次治疗,定3次为限,其后为之失效。充填后3~5天无变化,3个月后做牙髓活力试验及X线照片检查。结果治疗龋齿12例,10例治疗后6~11个月复查,牙髓活力有反应,X线示根尖无感染,治疗牙无症状且功能良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1999

[2]曹丙章中国医学大成1997

[3]佟继铭.刘玉玲.陈光晖黄芩茎叶总黄酮一般药理作用研究1999